[发明专利]一种提取芍药内酯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9046.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代勋;陈武;李佳;李伟;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芍药 内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芍药药材或其提取物中提取高纯度芍药内酯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芍药内酯苷为毛茛科植物中药白芍或赤芍中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内酯苷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护肝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及肠炎、病毒性肝炎及老年性等疾病,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人或动物相关的药品领域。
目前有关芍药内酯苷的主要提取方法如下,如颜继忠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69941.8)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提取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方法”,步骤包括醇水提取、大孔树脂富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李伟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84287.4)公开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的制备方法”, 步骤包括白芍总苷提取物的氧化铝、活性炭、硅胶的分别洗脱、收集流份和精制;孙振蛟等(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00680.3)公开了“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制备芍药内酯苷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白芍总苷提取物作为原料,应用模拟移动床色谱法分离制备芍药内酯苷,等等。以上操作步骤均较复杂,且需要较长的分离提取时间。
本发明以芍药药材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及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技术,可快速从芍药药材中分离提取到高纯度的芍药内酯苷。对于芍药提取物如白芍总苷可直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技术分离提取芍药内酯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快速从芍药药材或其提取物中分离提取芍药内酯苷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芍药药材或其提取物中提取高纯度芍药内酯苷的工艺,其步骤如下。
A. 将所用芍药药材分别进行淋洗处理、2-3次煎煮提取,合并2-3次煎煮提取的液体,得到初提物;所述的2-3次煎煮提取中,芍药或药材与水的重量比为1:10-20;所述的淋洗处理和煎煮处理均采用蒸馏水,煎煮时间为30-60min。
B. 将所述的初提物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所述的浓缩药液中,生药浓度为1g/ml;所述的浓缩处理中,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
C. 向所述的浓缩液中加无水乙醇,得到乙醇溶液;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浓度为75%;将所述的乙醇溶液进行低温离心处理,得到乙醇上清液和沉淀;所述的低温离心处理中,温度为4℃,离心力为5000g,时间为30min。
D. 将所述的乙醇上清液进行回收乙醇处理,得到提取物;所述的提取物中,生药浓度为1g/ml。
E. 将所述的提取物用流动相配制成相当于生药50-300mg/ml的提取物溶液,或药材提取物如白芍总苷用流动相配制成5-20mg/ml的溶液,将芍药内酯苷标准品用流动相配制成0.1mg/ml的芍药内酯苷溶液,均过0.45μm微孔滤膜,所述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2:88),磷酸调pH为3.0。
F. 将芍药内酯苷标准品进样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芍药内酯苷出峰的保留时间;将提取物溶液进样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收集与标准品芍药内酯苷一致的保留时间组分,提取物溶液重复进样收集同一组分,低温干燥即得到高纯度芍药内酯苷。
G.. 所述的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是:Varian Prostar 210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Dynamax HPLC column, 250 × 21.4 mm, Microsorb 100-8 C18。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体积比为12:88),磷酸调pH为3.0,提取物的进样体积为1-2m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毛茛科芍药白芍饮片1 kg以蒸馏水淋洗,白芍饮片与蒸馏水的重量比为1:15,以YZN50型液体真空浓缩煎药机煎煮2次,每次时间1h,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生药浓度为1g/ml。加入无水乙醇,得到乙醇浓度为75%白芍提取液,4℃、5000g离心30min,弃沉淀,得到白芍乙醇上清液,以YZN50型液体真空浓缩煎药机减压回收乙醇,得到生药浓度为1g/ml白芍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9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肽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景天苷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