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籽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01372.2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734676A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发明(设计)人: 徐大伦;张群飞;杨文鸽;倪孔巍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4 分类号: A23L1/24;A23L1/221;A23L1/29
代理公司: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虾籽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调味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虾籽酱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虾籽是海水桡足类的俗称,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类、桡足亚纲、胸刺水藻科、胸刺水藻属,是海洋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也是营养全面的海水鱼虾蟹的活饵料。我国虾籽资源丰富,以辽宁、江苏和浙江沿海为虾籽的盛产区,其中浙江宁波宁海三门湾一带的虾籽年产量就可达500吨以上。目前虾籽主要用来加工成虾籽酱。传统虾籽酱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虾籽原料经过简单挑选、清洗后,加入虾重量30-35%的食盐,拌匀,浸没入缸中,使其自然发酵,日晒夜露,每天搅拌2次,通常在1个月左右发酵完成,含盐量较高,而且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均衡化生产、市场流通,同时也不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需求。

现在市场上的酱大部分是以谷物及豆类为原料的豆酱、面酱等植物性酱类,动物性酱类较少,其中最为消费者熟知及喜爱的是鱼子酱,但鱼子酱的原料——鲟鱼籽数量稀少,致使其价格昂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这一美味。以资源丰富的虾籽生产出的虾籽酱有望成为货源紧张,价格日益高扬的鱼籽酱的替代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独特虾籽风味、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虾籽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虾籽酱,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虾籽酶解物100份、食盐8~14份、黄酒3~7份、白砂糖3~7份、质量浓度为2~3%的黄原胶母液 10份。

所述的虾籽酶解物由虾籽与水按重量比1:0.4~0.6的比例混合后,经碱性蛋白酶在温度为50~60℃条件下酶解3~4h得到,所述的碱性蛋白酶与所述的虾籽重量比为0.04~0.06:100。

 一种虾籽酱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虾籽原料用清水清洗,去除杂质,沥干水分;

(2)将上述虾籽与水按重量比1:0.4~0.6的比例混合后,再加入碱性蛋白酶,在50~60℃温度条件下酶解3~4h,然后在沸水浴中灭酶10~15min,得到虾籽酶解物;

(3)将虾籽酶解物与食盐按重量比100:8~14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避光处室温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8d;

(4)将一次发酵后的虾籽酶解物打浆后加入黄酒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后煮沸25~30 min,冷却后置于避光处室温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3~15d;

(5)将黄原胶均匀分散在冷水中,加热溶解制成质量浓度为2~3%的黄原胶母液,趁热倒人加热至80~90℃的二次发酵后的虾籽酶解物中,搅拌均匀得到虾籽酱初品;黄原胶是一种增稠剂,能防止虾籽酱分层,起到稳定的作用;

(6)将虾籽酱初品装罐密封后,在110~115℃的条件下高压杀菌15~30 min,即得到虾籽酱成品。

步骤(2)中所述的碱性蛋白酶与所述的虾籽的重量比为0.04~0.06:100。

步骤(4)中所述的一次发酵后的虾籽酶解物、所述的黄酒和所述的白砂糖的重量比为100:3~7:3~7。

步骤(5)中所述的二次发酵后的虾籽酶解物与所述的黄原胶母液的重量比为1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虾籽酱及其制备方法,该虾籽酱首先利用碱性蛋白酶对虾籽进行了酶解,酶解提高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改善虾籽酱风味的同时,使其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预实验中,比较了加入相同酶活量的碱性蛋白酶和其他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木瓜蛋白酶等)样品的酶解效果,发现加碱性蛋白酶样品的酶解效果最好,因此选择碱性蛋白酶进行试验。在酶活量500U/g的条件下,各蛋白酶酶解后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如下:碱性蛋白酶0.45g/100mL,中性蛋白酶0.43g/100mL,风味酶0.38g/100mL,木瓜蛋白酶0.40g/100mL。

采用低盐二次发酵技术,其中第一次发酵作用是提升虾籽酱的营养成分,例如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第二次调味发酵作用是提高产品的口感、风味等感官指标(加黄酒的主要作用是去腥,并且提升虾籽酱的气味;白糖主要是调味)。低盐二次发酵技术,不仅符合现代人群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而且相较于传统的发酵方法缩短了时间,提升了风味,具有口感细腻、颜色鲜艳,咸鲜可口,虾味浓郁,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虾籽的纯正风味,工艺简单,过程易控,能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为虾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拓展了虾籽资源的利用途径,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风味的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1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