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水田作业车车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9573.7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祥;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启祥 |
主分类号: | B60S9/14 | 分类号: | B60S9/14;B62D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升降 旋转 功能 水田 作业 车车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田作业车车架总成,属于水田作业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水田是用田埂封闭的小地块,一般是采用四轮拖拉机作业,在作业时存在下述问题:1、不能完成正常过田梗作业,一过田梗就把田梗压坏,修复压坏的田埂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2、在水田地不能转弯掉头,一转弯掉头就压苗,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水田作业车车架总成,以解决采用四轮拖拉机进行水田作业,过田梗时压坏田梗,修复压坏的田埂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以及在水田地里不能转弯掉头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水田作业车车架总成,包括主车架、前轮、后轮、前液压升降支柱及后液压升降支柱,前轮、后轮、前液压升降支柱及后液压升降支柱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主车架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主车架前端的两个角部各与一个前液压升降支柱固连,主车架后端的两个角部各与一个后液压升降支柱固连,前液压升降支柱的下端与前轮固连,后液压升降支柱的下端与后轮固连,所述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水田作业车车架总成还包括次车架、中液压升降支柱、中轮组、旋转机构、链传动机构及液压马达,所述中液压升降支柱和中轮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所述次车架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次车架设置于主车架的正上方,次车架与主车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次车架的底面上固定有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转动,链传动机构带动旋转机构转动,次车架通过旋转机构的转动相对于主车架作水平回转运动,次车架的左右两侧相对应处分别与一个中液压升降支柱固连,中液压升降支柱的下端与一个中轮组固连,液压马达与主车架固连。
所述前液压升降支柱包括前轮支柱、前伸缩油缸、前轮支柱伸缩节和前销轴,前销轴的数量为两个,前轮支柱和前轮支柱伸缩节均为方管,前轮支柱伸缩节的上端设置在前轮支柱内,前轮支柱伸缩节与前轮支柱滑动连接,前伸缩油缸设置在前轮支柱伸缩节内部或外部,前伸缩油缸的缸体通过一个前销轴与前轮支柱连接,前伸缩油缸的伸缩杆通过余下的一个前销轴与前轮支柱伸缩节连接,所述主车架前端的两个角部各与一个前轮支柱的外壁固连,前轮支柱伸缩节的下端与所述前轮固连;
所述后液压升降支柱包括后轮支柱、后伸缩油缸、后轮支柱伸缩节和后销轴,后销轴的数量为两个,后轮支柱和后轮支柱伸缩节均为方管,后轮支柱伸缩节的上端设置在后轮支柱内,后轮支柱伸缩节与后轮支柱滑动连接,后伸缩油缸设置在后轮支柱伸缩节内部或外部,后伸缩油缸的缸体通过一个后销轴与后轮支柱连接,后伸缩油缸的伸缩杆通过余下的一个后销轴与后轮支柱伸缩节连接,所述主车架后端的两个角部各与一个后轮支柱的外壁固连,后轮支柱伸缩节的下端与所述后轮固连。
所述中液压升降支柱包括中轮支柱、中伸缩油缸、中轮支柱伸缩节和中销轴,中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中轮支柱和中轮支柱伸缩节均为方管,中轮支柱伸缩节的上端设置在中轮支柱内,中轮支柱伸缩节与中轮支柱滑动连接,中伸缩油缸的缸体通过一个中销轴与中轮支柱连接,中伸缩油缸的伸缩杆通过余下的一个中销轴与中轮支柱伸缩节连接,所述次车架的左右两侧相对应处分别与一个中轮支柱固连,中轮支柱伸缩节的下端与所述中轮组固连。
所述中轮组包括两个中轮,两个中轮相对于中液压升降支柱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中液压升降支柱的前后两侧。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撑轴承及回转导轮槽,所述回转支撑轴承包括多个径向回转支撑轴承和多个轴向回转支撑轴承,多个径向回转支撑轴承和多个轴向回转支撑轴承的数量相等且均与次支架的底面固连,回转导轮槽固定在主车架内,且回转导轮槽的槽口朝内设置,多个径向回转支撑轴承和多个轴向回转支撑轴承均滚动设置在回转导轮槽内,且径向回转支撑轴承和轴向回转支撑轴承数量相等并交替设置。
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环形链条及多个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多个从动链轮固定在次车架的底面上,主动链轮通过环形链条带动多个从动链轮转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前液压升降支柱、后液压升降支柱及中间液压升降支柱分别通过各自的伸缩油缸实现举升和回缩动作,从而实现主车架的整体升降。
2、次车架通过多个回转支撑轴承在回转导轮槽内的滚动,使得次支架和主车架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次车架相对于主车架旋转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启祥,未经王启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9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