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区域数据可视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2249.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杰;王有权;毛波;陶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度 区域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区域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建多维区域数据集
创建用于聚类和负荷分析的多维数据仓库集D,得到有利于简化业务分析复杂度和提高数据查询性能的以多维方式建立的数据模型;
2)基于密度计算的聚类模型
(1)对多维数据仓库集D,按照如下聚类目标的估计模型确定聚类中心点:
其中σ选取0.5,选取密度最大的前k个数据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点,形成D',D'包含k个初始类子集{d1,d2,...,dk};
(2)依次计算初始类子集中每一个对象sl到k个种子点的距离,其中:l∈{1,2,…,n},将sl逐个分派到其最近均值的类中去,重新计算接受新对象的类和失去对象类的均值
(3)重复第(2)步,直到各类再无元素进出;
3)区域数据可视化
用点密度的方法实现区域数据密度的可视化,在不规则的区域中按照某一函数生成一定数量的随机点,判断每个生成的随机点是否在这个区域内;如果在区域内部则输出这个点,如果不在则重新生成随机点再进行判断;最终在区域内生成的随机点的多少由区域负荷密度的大小来控制;通过显示设备输出所有数据点,得到基于密度聚类的区域数据可视化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区域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维数据仓库集D包括具有行业代表特征的数据子集、相关联的气象信息数据子集、相关联的地区信息代码子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区域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一定范围内地理区域,形成相应的不规则多边形的集合V,并计算出V中各个多边形Vi(i∈1:n)的边界条件,即多边形Vi各个顶点x,y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min,xmax,ymin,ymax};步骤2)中,对于每个di(i∈1:k)中的点P(x,y),读取点P的坐标并遍历集合V,确定点P坐标的范围{xmin<x<xmax,ymin<y<ymax},即确定点P所可能属于的地理区域V'(1≤V'<V);对于点P和V',从P点引出向右射线,判断P与不规则多边形Vi(Vi∈V')边界的交点数,如果焦点个数为0或偶数则点P不在Vi对应区域内;若P点的向右射线恰好过边界顶点,则可以将向右射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继续前述步骤进行判断,要求移动后的P点属性没有发生变化;步骤3)中,在Vi中打印输出P点,直到{d1,d2,...,dk}中所有数据点输出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2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