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1512.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哲尔;佐藤修;河野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1/53;F02B37/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20);
马达(30),布置在壳体(20)中;
行星齿轮减速器(40),连接到马达(30),行星齿轮减速器(40)与马达(30)同轴;
输出轴(55),连接到行星齿轮减速器(40)的末端减速构件(49),输出轴(55)与末端减速构件(49)同轴;和
旋转检测器(60,100),沿行星齿轮减速器(40)的轴向方向位于与末端减速构件(49)相同的位置,并且沿行星齿轮减速器(40)的径向方向位于与末端减速构件(49)的中心轴线不同的位置,旋转检测器(60,100)能够检测末端减速构件(49)的旋转的程度,其中,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40)包括:
第一内齿轮(42),布置在壳体(20)中,第一内齿轮(42)与马达(30)同轴;
第一行星齿轮(43),与第一内齿轮(42)的内侧接触,第一行星齿轮(43)相对于第一内齿轮(42)偏心;和
第二行星齿轮(46),与第一行星齿轮(43)成一体,第二行星齿轮(46)与第一行星齿轮(43)同轴并且在外径方面小于第一行星齿轮(43);以及
末端减速构件(49)相对于第二行星齿轮(46)偏心并且与输出轴(55)同轴,末端减速构件(49)形成第二内齿轮(50),第二行星齿轮(46)与第二内齿轮(50)的内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齿轮(50)在外径方面小于第一行星齿轮(4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轮(42)和壳体(20)是单一构件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3)和第二行星齿轮(46)是由氟树脂或包含氟树脂的材料制成的单一构件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检测器(60,100)包括:
磁产生部分(61,64),产生磁;
磁轭(67,68),与磁产生部分(61,64)一起形成封闭磁路;和
磁检测器(72,101),布置在封闭磁路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检测器(72,101)包括:磁通密度检测元件(73),根据经过磁通密度检测元件(73)的磁通的密度输出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被用作废气旁通阀装置(80)的驱动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检测器(60,100)包括:
磁产生部分(61,64),产生磁;
磁轭(67,68),与磁产生部分(61,64)一起形成封闭磁路;和
磁检测器(72,101),布置在封闭磁路里面,所述磁检测器(72,101)包括:磁通密度检测元件(73),根据经过磁通密度检测元件(73)的磁通的密度输出信号,以及
当在经过废气旁通阀装置(80)的废气的流量和废气旁通阀装置(80)的阀孔径之间的关系中的废气旁通阀装置(80)的特性线由较低阀孔径范围中的第一近似直线和较高阀孔径范围中的第二近似直线显示时,并且
当与第一近似直线和第二近似直线的交叉点对应的阀孔径被定义为流动拐点时,
磁检测器(101)校正磁通密度检测元件(73)的输出信号,以使得在小于与流动拐点对应的特定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的范围中相对于末端减速构件(49)的旋转角度的输出变化变得比在大于所述特定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的范围中相对于末端减速构件(49)的旋转角度的输出变化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5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盒控制阀及转台液压控制系统、起重机
- 下一篇:排风机消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