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固相和液相组合技术制备利西拉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1786.X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苏贤斌;林山;俞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贤斌 |
主分类号: | C07K14/575 | 分类号: | C07K14/575;C07K1/06;C07K1/04;C07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组合 技术 制备 利西拉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相和液相组合技术制备利西拉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西拉来(Lixisenatide,商品名Lyxumi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是由Zealand Pharma与Sanofi-Aventis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1日给药1次的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其结构是基于具有降糖活性的GLP-1类似物Exendin-4的氨基酸序列,去掉其38位的脯氨酸并在C端加上6个赖氨酸而得到的一种新型GLP-1类似物,能耐受体内二肽基肽酶IV(DPP4)的降解作用。体外研究表明,Lixisenatide与GLP-1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内源性GLP-1。II型糖尿病模型实验显示,本品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且对胰腺β细胞具有潜在保护作用。目前该药物在欧盟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的批准。
在目前市售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抗糖尿病药物中,只有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开发的Victoza(利拉鲁肽)为每天给药1次的产品。据Jefferies分析员预估,到2018年底,每天仅需给药1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的全球销售量将达到25亿美元,Lyxumia极有希望获得6.5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或抢占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份额的15%。
利西拉来可通过基因重组方法来制备,但基因重组方法存在制备技术复杂、成本高昂、非特异结构多、难以纯化等缺点,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国发明专利CA102558338A公布了一种常规的全固相合成方法来制备利西拉来。全固相合成操作简单,对于一些片段较短的肽链是一个快捷高效的方法。然而,随着肽链的延长,其中疏水性强的肽段形成β-折叠的可能性很大,固相合成方法往往导致出现困难序列。此外,固相肽合成中还存在肽链与树脂载体之间的分子集聚(aggregation)现象,这都会造成偶联和脱保护效率大大降低。很显然,对于含有44个氨基酸的利西拉来来说,这一合成途径需要重复几十步偶联和脱保护步骤,合成路线冗长,操作工艺繁琐;且随着肽链的延长和可能存在的二级结构的影响,缩合效率越来越差,导致杂质变多且难以分离,目标产物收率极低,成本很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使用固相和液相结合的片段缩合技术,适合于合成含有较长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其优点在于副产物较少且易于纯化,产物纯度高。然而,片段缩合策略有时会受阻于(i)有增加消旋的危险;(ii)大的保护片段溶解度差;(iii)片段间的低缩合率并伴有副反应发生的危险。为了消除或减少消旋,一般选择Gly或Pro作为片段的C端残基,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则选择Ala或Arg作为C端残基,因为它们不易消旋。在应用片段缩合策略时,对目标序列进行合理的分段可以大大改善结果。除了合理选择C端残基,尽量减少消旋的风险,还应考虑在固相上合成的片段的纯度要高,溶解性要好;参与缩合的片段的C端和N端残基的空间位阻要小,以提高片段间的缩合率。
鉴于利西拉来重要的药学应用价值,有必要提供更有效的利西拉来合成方案,能够克服以上方法的缺陷并适合工业规模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利西拉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现有制备方法的不足与缺陷,并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中利西拉来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是固相合成片段和片段液相缩合的组合技术。首先利用固相化学在树脂载体上合成利西拉来的3个侧链保护的中间体片段肽:片段a(1-17),片段b(18-29),片段c(30-44),然后在液相中将侧链保护的中间体片段肽缩合,最后脱除氨基端及侧链保护基得到利西拉来。本方法中选择了适宜的3个片段肽,通过常规固相合成法均可以高效率、高产率、高纯度的获得各个片段肽;各个片段肽在液相缩合体系中溶解度高,且参与缩合的片段的C端和N端空间位阻小,缩合产率高,产物易于纯化。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利西拉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贤斌,未经苏贤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