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4003.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杨华春;石雅义;叶炳贤;杨洁;刘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二茂铁基 乙基 二甲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手性二茂铁类双膦配体是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重要配体,它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的不对称氢化。(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是这类手性配体的一个关键中间体,也是国内外手性配体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关于(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合成的关键点,在于其手性中心的构建。现有技术的方法中,都是以手性拆分的方法得到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手性中心,其收率非常低,操作过程复杂;或者用非常昂贵的另一个手性配体及催化剂来不对称氢化羰基,得到其手性中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采用廉价易得的手性配体来得到其手性中心,具有条件温和,收率高,ee值高,反应时间短等特点。并且(R)-1-二茂铁基乙醇经“一锅法”以较高的收率直接得到(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
步骤一、以乙酰二茂铁为原料,在手性配体的存在下,与还原剂在-10℃~30℃下反应,生成(R)-1-二茂铁基乙醇;
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的(R)-1-二茂铁基乙醇,在无溶剂条件下,加入碱和催化剂,在0℃~30℃与醋酸酐反应2~10h后,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30%~50%的二甲胺水溶液和溶剂,继续反应2~15h,得到(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该步骤的酯化及胺化反应,中间无需提纯分离等操作,“一锅法”反应得到(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
其工艺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无需拆分,反应温和,收率高,ee值高,反应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各原料和试剂也廉价易得,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步骤一中,手性配体为TarB-X,其中X=H、NO2、Cl、F或CF3。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步骤一中,还原剂为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锂。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碱为吡啶、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基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碘化铵或4-二甲氨基吡啶(DMAP)。
优选的,该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
步骤一、将乙酰二茂铁和TarB-X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冰浴至0℃搅拌15min,加入硼氢化物,室温下搅拌2h,然后将反应液转入烧杯中,缓慢加入浓度为1mol/L的盐酸淬灭反应,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将pH值调节至12,并继续搅拌30min,静置分液,水相用烷烃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得无色液体,即为(R)-1-二茂铁基乙醇;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R)-1-二茂铁基乙醇加入另一个三口烧瓶中,并加入醋酸酐、碱、催化剂和二氯甲烷,于30℃下搅拌反应2h,减压蒸去溶剂,加入甲醇,冰浴降温,缓慢滴加二甲胺水溶液,升至室温反应10h,加入水淬灭反应,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减压除去溶剂,得N,N-二甲氨基乙基二茂铁。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用于萃取的烷烃为正己烷或戊烷。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以乙酰二茂铁为原料,经手性还原剂不对称还原得到R构型的二茂铁基乙醇,再经酯化、胺化“一锅法”得到光学纯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该方法无需拆分,大大提高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合成收率,并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光学纯度高等特点,提高了以(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为关键中间体的二茂铁双膦配体的合成收率,降低其生产成本,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手性的(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的制备工艺实施例1,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4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