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0253.6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广铮;安健;孙明正;温慧敏;高永;陈锋;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7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交通 问题 线路 识别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国外在公交线网优化领域起步较早,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与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1979年Mandl采用近似算法,求较优可行解,并与经验方法结合,在线网初次形成后进行调整。1998年Patuaik等提出了运用遗传算法设计公交线网。该模型以公交乘客出行费用和运营费用总和最小为目标,首先生成线路备选集,然后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选。2000年Maurizi等在将遗传算法用于公交网络优化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适应度函数的方法。
进入21世纪,一些研究从网络微观布局出发,采用数学组合优化方法对公交线网布局展开研究。2005年Lee等给出了求解公交网络设计问题的迭代方法,考虑了总需求固定情况下公交需求的变化。2005年Duff-Riddell等提出了使用标准运输网络模型软件设计多式公交网络的方法。
我国在公交线网调整优化方面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建立了相关评价体系及模型用于优化。如:1999年,韩印、李维斌、李晓峰等构建了公交线网优化的PSO算法数学模型,提出逐条预选与搜索、优化成网算法,目标为平均乘距最短、乘客直达率最高、线网日均满载率最高,并利用该优化系统对几座城市进行了公交线网的优化,并从技术指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角度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评价。2005年,胡启洲、石琴、张卫华、张爱萍运用定量分析法法把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及约束条件用特定函数表示,在定义理想方案的基础上,以目标函数为因素指标集,以备选方案为论域集,求出各个备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二维距离,按距离大小对方案排序,得到城市会交线网优化的最佳方案。
就目前而言,地面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思路是利用有关理论与网络站点优化方法,将居民公交OD合理的分配到公交网络中,形成优化流分布,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采用各种优化方法产生最佳线路网络。而在我国常规公交线路调整优化方法中,基本都是以研究公交线网优化为主,建立了较多数学优化模型,而这些研究基本都属于理论性研究,建立的数学优化模型很难求解,针对实际应用层面的线路调整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
但现实条件下,由于公共交通电子收费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建立,可以长期、大范围地获得实际的每一辆公交车辆的出行OD数据、运营速度数据。如何结合现有新的数据资源条件,研究更加精细、可实施的地面公交线网调整技术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难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面公交运行舒适性指数计算方法,基于公共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出行OD数据、实时定位数据,研究针对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典型问题辨识技术,为区域的地面公交线网问题线路识别和调整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共交通问题线路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公共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出行OD数据、实时定位数据,研究针对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典型问题辨识技术,为区域的地面公交线网问题线路识别和调整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方案。
所述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问题包括撤销线路、缩短线路、打断线路、延长线路、调整线路五种类型的问题。
所述撤销线路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
1)、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服务与其他公交线路服务有较大的重叠;2)、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乘坐率很低、客运量很小;3)、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服务被更高服务水平的公交方式取代;
撤销线路的识别方法是:在更高服务水平的公交方式后,对地面公共交通线路重复度大的线路客流量进行长期监测;当客流量突然发生剧减,并且减少的趋势在持续,则这条线路将进入识别是否为撤销类问题线路的程序;线路客流量在某一时间发生突变,且客流量变化率大,减少后上下行客流量急剧减少,并且有替代线路;
所述缩短线路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
1)、超长距离的公交线路;2)、若在某站点车内大多数乘客已下车,并且其后续站点的客流量较小;
缩短线路的识别方法是:若地面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大于L,从地面公共交通线路上行或者下行两端站点出发,连续站点间(累积站点数≥n)的断面客流量均小于WS且这些站点的累积客流量不超过QS时,同时该地面公共交通线路上有其他的公交服务覆盖。
所述打断线路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
1)、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线路过长;2)、地面公共交通线路的可靠性较差;3)、地面公共交通线路上长距离出行的比例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未经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菌灵悬浮种衣剂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塑料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