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1074.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然;韩至勋;申贤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2B29/04;F16H57/04;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散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散热器,该车辆的散热器可以包括:第一集水箱,其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一隔肋而被分隔开,从而存储冷却剂并在该第一集水箱内部形成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集水箱,其与所述第一集水箱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进行布置,并且该第二集水箱通过在其内部整体形成的第二隔肋而被分隔开以形成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二隔肋与所述第一隔肋相对应;多个第一管和第二管,其在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的各自的内侧表面的各自分隔开的位置上沿竖直方向安装;多个散热鳍片,每个散热鳍片安装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以及冷凝器,该冷凝器设在所述第二集水箱中的第四腔室的内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27日和2013年6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74847和No.10-2013-0065509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以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具有活塞,通过将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注入到发动机汽缸来使得活塞对驱动轮进行驱动,并且具有诸如水套的冷却装置,以使得通过爆炸而获得输出的发动机对爆炸引起的高热进行冷却,并且散热器执行的功能是对已经循环流过水套的冷却剂进行再次冷却。
具有这种功能的散热器根据冷却方法被分为气冷方法和水冷方法,并且根据配置形式而分成横流式散热器和降流式散热器。
根据配置形式而分类的横流式散热器和降流式散热器根据冷却剂的流动方向来进行确定,并且在根据常规技术的散热器当中,入口箱和出口箱(冷却剂分别从入口箱注入并从出口箱排出)分开布置,连接入口箱和出口箱的管子堆叠安装,从而使得冷却剂流动,并且散热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使得冷却剂通过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进行流动。
此处,在横流式散热器当中,由于入口箱和出口箱布置在左侧和右侧,因此管子进行横向堆叠安装,从而冷却剂在横向循环的同时得到了冷却。
在降流式散热器当中,由于入口箱和出口箱竖向布置,因此连接每个箱的管子沿着竖直方向堆叠安装,从而冷却剂在竖直方向上循环的同时得到冷却。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散热器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室中布置在前侧,从而在行驶当中被注入的冷的室外空气和冷却剂进行换热。
现如今,应用了中间冷却器,该中间冷却器对涡轮增压器(应用该涡轮增压器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的涡轮中压缩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供应至发动机。
这种中间冷却器被分成气冷方法和水冷方法,并且为了通过提高冷却性能和改进涡轮架而改进燃料消耗,增大了对水冷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气冷方法。
在应用了水冷方法的中间冷却器当中,通过中间冷却器散热器(该散热器与将冷却剂供应到发动机的散热器分隔开)而被冷却的冷却剂被注入,因此压缩空气得到了冷却。
然而,上述常规的车辆散热器分别形成有发动机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散热器并且形成在车辆前侧,由于发动机散热器和中间冷却散热器在狭小的发动机舱室中在前侧或后侧平行布置而使得组件包增大,因此发生了安装空间的限制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后梁和发动机舱室之间的空间变小,碰撞性能变差,并且每个散热器的管子的高度和散热鳍片的高度不同,因此当注入到车辆前侧的室外空气穿过每个散热器的时候,形成了通风的过度阻力,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散热器的放热功能变差。
进一步地,当散热器的放热功能变差的时候,无法将冷却剂冷却到所需的温度,因此整个冷却效率变差,并且当冷却剂(其中该冷却剂适当地执行冷却)供应到发动机和中间冷却器的时候,发动机和中间冷却器无法被适当地冷却,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车辆的整个冷却性能变差。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电力电网载波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串补间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