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荧光双模态微胶囊造影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5481.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国;龚安;沈折玉;马雪华;项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荧光 双模 微胶囊 造影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高分子有机溶液与水或水溶液在乳化剂作用下形成油包水初乳;
(b)将步骤a)获得的油包水初乳加入到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形成乳浊液;
(c)将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将步骤b)获得的悬浊液洗涤后冻干得到所述造影剂;
其中,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所述水或水溶液、所述PVA溶液中至少一种溶液中含有伯胺,至少一种溶液中含有醛,在制备过程中,所述伯胺和所述醛发生反应生成希夫碱;
且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所述水或水溶液、所述PVA溶液不同时含有伯胺和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醛与所述伯胺反应生成希夫碱,或者在步骤b)中,所述伯胺与所述醛反应生成希夫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司盘80,司盘60,司盘40,司盘20,聚氧乙烯(5)壬基苯基醚,肉豆蔻酸异丙酯,聚氧乙烯(4)十六醇,卵磷脂,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三嵌段高分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选自:氨基酸、脂肪胺、芳香胺、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选自:脂肪醛、芳香醛、多糖类分子通过高碘酸或高碘酸盐氧化得到的含醛基的衍生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选自聚乳酸、聚己内酯、聚氧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与水或水溶液的体积比为4-10:1,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与所述PVA溶液的体积比为1:5-20,且所述高分子有机溶液中每100ml溶液含1~10g高分子,所述PVA溶液中每100ml溶液含1~10g PV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与所述高分子的质量比为0.1-1:1。
10.一种造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剂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54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自主采食型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