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翻吸能汽车及其顶盖骨架和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712.8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袁世洁;司俊德;孙明英;孙钏;何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3 | 分类号: | B60R21/13;B60R19/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翻吸能 汽车 及其 顶盖 骨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翻缓冲吸能装置、汽车及其顶盖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特别是客车在公共交通事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公路客运日益增多,我国客车的侧翻事故也频频发生,解决客车设计中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在客车侧翻事故中,乘客受伤害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车体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直接挤压乘客,二是乘客与车体的二次碰撞。对于第一种情况,目前法规对大客车的上部结构强度已做出了规定,各个客车厂家常见的处理措施是通过补焊结构件或者填充材料的方式加强车体上部结构;而对于第二种情况,见图1所示客车侧翻示意图,在客车侧翻时,承受撞击的主要部位是客车顶盖与侧围的连接部位,可见该部位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客车侧翻安全性能的高低,而目前现有客车顶盖骨架基本都采用图2所示结构,其主要是由若干横梁和纵梁13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主要分为顶部区域和位于顶部区域长边两侧的侧翻受力区域,侧翻受力区域是客车侧翻过程中首先接触地面的区域;横梁由横梁中段11和设于横梁中段两端的侧翻受力段12组成,侧翻受力段的自由端焊接在纵梁13上,其中,横梁中段11位于顶部区域,侧翻受力段12位于侧翻受力区域,图2中,由于其侧翻受力段12是由横梁中段11的端部一体延伸形成向下弯曲的弧形段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此部位的刚度很大,所以车身与地面撞击时产生的巨大能量瞬间传递到车身骨架上,此时乘客也因承受的瞬时加速度过大而与车体发生二次碰撞以致伤害,伤害的程度与车体侧翻碰撞加速度成正比。目前,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翻缓冲吸能装置,在汽车发生侧翻时吸收碰撞能量,减小碰撞加速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侧翻吸能效果的汽车及汽车顶盖骨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侧翻缓冲吸能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侧翻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钢制条状支撑盒,该支撑盒的一端用于与汽车顶盖骨架横梁中段的端部焊接,另一端用于焊接在汽车顶盖骨架的纵梁上,在支撑盒上方沿支撑盒的长度方向跨设有在受到撞击时通过变形吸能的钢制弧形板,弧形板的两端对应焊接在支撑盒的两端,弧形板的凹面正对支撑盒,支撑盒的朝向弧形板的一面为敞口,支撑盒与弧形板围成的空间内填设有高分子吸能材料。
所述弧形板为光面板。
所述弧形板与支撑盒等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翻吸能汽车顶盖骨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侧翻吸能汽车顶盖骨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由横梁中段和分设于横梁中段两端的侧翻受力段组成,所述侧翻受力段是一缓冲吸能装置,该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钢制条状支撑盒,该支撑盒的一端与横梁中段的端部焊接,另一端焊接在纵梁上,在支撑盒上方沿支撑盒的长度方向跨设有在受到撞击时通过变形吸能的钢制弧形板,弧形板的两端对应焊接在支撑盒的两端,弧形板的凹面正对支撑盒,支撑盒的朝向弧形板的一面为敞口,支撑盒与弧形板围成的空间内填设有高分子吸能材料。
所述弧形板为光面板。
所述弧形板与支撑盒等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翻吸能汽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侧翻吸能汽车,包括顶盖骨架,顶盖骨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由横梁中段和分设于横梁中段两端的侧翻受力段组成,所述侧翻受力段是一缓冲吸能装置,该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钢制条状支撑盒,该支撑盒的一端与横梁中段的端部焊接,另一端焊接在纵梁上,在支撑盒上方沿支撑盒的长度方向跨设有在受到撞击时通过变形吸能的钢制弧形板,弧形板的两端对应焊接在支撑盒的两端,弧形板的凹面正对支撑盒,支撑盒的朝向弧形板的一面为敞口,支撑盒与弧形板围成的空间内填设有高分子吸能材料。
所述弧形板为光面板。
所述弧形板与支撑盒等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板气囊门
- 下一篇:带有阻尼装置的车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