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床多介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798.5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震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床 介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具体涉及可安装多把刀具,且与刀具配套地设置有降温冷却设施的切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车床,尤其是数控车床,多采用可转位的多角刀盘,也就是刀盘上具有多个、一般为6~16把刀具安装位置,用于安装不同规格或用途的刀具。通过刀盘转动可以实现快速换刀加工。
切削加工时,为了冷却刀具,往往需要用大量冷却剂喷淋切削区。喷淋冷却剂通常是通过设在刀盘内部的流体通道获得冷却剂供应的;工作时,刀盘上的每一冷却剂喷出口,分別对准它所相对的刀具切削点。也有通过带孔的刀具,由刀体内部向外喷射冷却剂的,这种方式被称为内冷加工。例如先后出现的内冷钻头、内冷铣刀、内冷车刀和内冷加工用的夹具等。
90年代末,发明人等试用了将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至-20℃~-50℃,将低温空气喷出口置于离切削点20毫米左右的位置,对准刀具进行低温喷雾冷却,效果良好。但是,低温空气容易使其它部件冷变形,或者结霜影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响设备使用。并且单一介质的在冷却的同时没有润滑作用。现有技术中也没有润滑和冷却效果都较好的车床冷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润滑效果优越的车床多介质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多介质冷却系统,包括刀架和连接在刀架上、用于安装刀具的转位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位刀盘上设置冷却介质通道,冷却介质通道一端处于喷淋刀具的位置、另一端位于同刀架上的弹性接头出口端对接的位置;
所述弹性接头的入口端连接冷却介质混合机构;
所述的冷却介质混合机构包括输入端的主气管、主液管,二者与输出端的混流接头连接,主液管与混流接头之间设置雾化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的转位刀盘上设置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包括一个板体,板体与管座固接,管座固接在转位刀盘外部,管座连接外接喷管,外接喷管出口设置在刀具的待冷却区域或者与刀具的内部冷介质通道连接;所述的冷却介质通道由管座和外接喷管内腔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接头、混流接头外部设置防霜机构;所述的主气管外部设置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接头包括位于套体内的管体,管体前段与套体前段构成气密并可轴向滑动的配合,管体后端连接弹性压缩机构;管体前端的端面伸出套体之外,且该端面上设置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的套体为内腔前段细、后段粗的变径管状,管体前段的径向尺寸与套体前段内径吻合,管体管身上设置O形密封圈;管体后端一体加工端板和芯轴,端板位于芯轴和管体之间,端板的径向尺寸大于管体径向尺寸而小于套体后段的内径,端板朝向套体内腔的变径部的表面上设置密封环,管体靠近端板的管壁上设置径向通孔与管体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压缩机构为一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前端套设在芯轴上、后端与中间设置轴向通孔的后端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后端盖与套体后段的内腔围合构成的区域内设置基座,基座内孔固接内座,压缩弹簧后端连接在内座前端,内座轴芯设置内螺纹孔与套体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套体外侧套设外套,所述的后端盖由外套后端向轴芯方向延伸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套体与外套之间设置环形腔室,所述的内座和基座之间设置环形腔室。
优选的,所述的内座为金属材质,套体、外套、基座为塑料或树脂材质;所述的套体和外套过盈配合,所述的外套插接在金属管内腔,金属管与外套通过径向定位螺钉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利用主气管和主液管,可以分别输送低温空气和常温的油或水,实现低温空气与油或水,或者常温空气与油或水的混合;甚至还可以再设置水管,将低温空气与油、水三者共同混合;用于机床刀具喷淋降温,起到更好的冷却、润滑作用。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机床的冷却、润滑效果,在机床加工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床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弹性连接头和冷却介质混合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震,未经张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