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750.X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潘芦苇;孙涛;陈鹏;高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3/78 | 分类号: | H03K3/7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交叠 时钟 产生 电路 | ||
1.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两条信号支路和反相模块(3),所述两条信号支路中的支路A,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逻辑模块(11)、第一延时模块(12)和第一选择控制模块(13),所述第一选择控制模块(13)与信号输出端clka相连;所述两条信号支路中的支路B,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逻辑模块(21)、第二延时模块(22)和第二选择控制模块(23),所述第二选择控制模块(23)和信号输出端clkb相连;信号输入端clk与反相模块(3)的输入端和第一逻辑模块(1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逻辑模块(1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clkb相连;所述反相模块3的输出端与第二逻辑模块(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逻辑模块(2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clka相连;
所述第一延时模块(12)包括串联的n个延时单元;所述第一选择控制模块(13)包括反馈点选择模块(131)和延时可编程控制模块(132);所述可编程控制模块(132)包括m个控制端,所述反馈点选择模块(131)包括m个控制位,相邻延时单元之间设置有串联节点n-1个,所述串联节点(即反馈点)分别与反馈点选择模块(131)上的输入端相连,
每个延时单元的延时T满足公式(1)
n×T<(Tclk/2) (1)
公式(1)中,n=2^m,m为大于2的整数,T为一个延时单元的延时,Tclk为信号输入端clk的输入信号的周期;可编程控制模块(132)通过对反馈点选择模块(131)的m 个控制位进行控制,进而选择不同数量的延时单元串联入所述的支路A,从而实现非交叠时间的可编程;
所述第二延时模块(22)包括串联的n个延时单元;所述第二选择控制模块(23)包括反馈点选择模块(231)和延时可编程控制模块(232);所述可编程控制模块(232)包括m个控制端,所述反馈点选择模块(231)包括m个控制位,相邻延时单元之间设置有串联节点n-1个,所述串联节点(即反馈点)分别与反馈点选择模块(231)上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控制模块(13)为数据选择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反相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反相器,在所述每个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电容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串联的RC电路和两个反相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模块(3)为反相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逻辑模块(11)、第二逻辑模块(21)均为或非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编程的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中第一逻辑模块(11)、第二逻辑模块(21)均为与非门, 在所述支路A的信号输出端clka之前还串联有一个反相器,在所述支路B的信号输出端clkb之前还串联有一个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7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智能纠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纵向摆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