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961.X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新;何焰蓝;彭刚;于晓燕;何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9/02 | 分类号: | G10K9/0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李振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立 气流 激励 式次声 产生器 | ||
1.一种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包括气源(1)、正向气流支路(2)、负向气流支路(3)、气腔(7)和辐射喇叭(8),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和负向气流支路(3)均连接到所述气腔(7),再经过所述辐射喇叭(8)输出次声波,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包括气泵(11)和真空泵(12),所述气泵(11)连接到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所述真空泵(12)连接到所述负向气流支路(3);在所述气腔(7)之前还设置有分时控制正向气流支路(2)和负向气流支路(3)接通和断开的旋转带孔装置(4);所述旋转带孔装置(4)包括前侧固定装置(41)、后侧固定装置(42)和旋转带孔面板(43);所述旋转带孔面板(43)为圆盘状,其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配合接通的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若干个与所述负向气流支路(3)配合接通的负向气流通孔(433);所述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负向气流通孔(433)位于旋转带孔面板(43)不同半径的圆环区域内,在旋转带孔面板(43)旋转时不同时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负向气流通孔(433)的个数分别为5个,且在所述旋转带孔面板(43)相应圆环区域内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带孔装置(4)转速的转速控制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上位于所述前侧固定装置(41)之前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7)可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9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