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961.X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新;何焰蓝;彭刚;于晓燕;何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9/02 | 分类号: | G10K9/0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李振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立 气流 激励 式次声 产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次声波产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室研究用的次声波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次声波不仅可用于探测气象、地震、预报台风、海啸,而且也用于军事侦察。所以对次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影响和应用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次声波必须要有相应的次声产生装置,可以灵活地改变各种参数,方便次声研究,比如说如何提高次声强度,如何定向聚束传播等等,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实验室研究用的小型、结构简单的商用次声产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研究次声波产生装置,该装置具有分立可控独立气源作为相向气流输出装置,部件更换方便,体积小、频率可控,工作稳定等特点,为实验室次声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立推挽气流激励式次声产生器,包括气源1、正向气流支路2、负向气流支路3、气腔7和辐射喇叭8,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和负向气流支路3均连接到所述气腔7,再经过所述辐射喇叭8输出次声波,所述气源1包括气泵11和真空泵12,所述气泵11连接到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所述真空泵12连接到所述负向气流支路3;在所述气腔7之前还设置有分时控制正向气流支路2和负向气流支路3接通和断开的旋转带孔装置4;所述旋转带孔装置4包括前侧固定装置41、后侧固定装置42和旋转带孔面板43;所述旋转带孔面板43为圆盘状,其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配合接通的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若干个与所述负向气流支路3配合接通的负向气流通孔433;所述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负向气流通孔433位于旋转带孔面板43不同半径的圆环区域内,在旋转带孔面板43旋转时不同时接通。
优选地,所述正向气流通孔432和负向气流通孔433的个数分别为5个,且在所述旋转带孔面板43相应圆环区域内均匀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带孔装置4转速的转速控制器10。
优选地,在所述正向气流支路2上位于所述前侧固定装置41之前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
优选地,所述气腔7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分立可控独立气源、旋转式可调频率的、方便部件更换的实验室研究用的次声产生装置。分立可控独立气源可以同时产生两路相向的气流,由旋转带孔面板分时接通后输出至发射装置,旋转带孔面板的频率由转速控制器控制,而旋转带孔面板上的孔数进一步分频,轮番切换两路气流,使输出装置产生可调频率的次声波。
本实用新型可以产生1~25转/秒的次声波信号,独立可控气源、可更换的气腔可以很方便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频率可调、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带孔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1所示。分立可控独立气源(图中的气泵11和真空泵12)可以同时产生两路相向的气流,分别通过正向气流支路2和负向气流支路3后由旋转带孔装置4分时接通后再经过气腔7输出至发射装置8,由于旋转带孔装置4通过转动轮番切换两路气流,使输出装置8产生可调频率的次声波。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气源1中气泵11产生正向气流,通过气路21,经流量控制阀5,再经气路22,穿过前侧固定装置41后,紧贴旋转带孔面板43;反向气流由气源1中真空泵12产生,经气路31,穿过固定装置41后,紧贴旋转带孔面板43,这两路气流可同时产生。带有分布在不同位置通孔的旋转带孔面板43以次声范围的频率分时接通两路气流,使得气流支路22、31两路气流轮番与后侧固定装置42后的23、32两路气路相连,再经过气腔7,气路9后,由辐射喇叭8输出频率可控的1~25转/秒次声波信号。气流支路21、22和23构成了正向气流支路,气流支路31和32构成了反向气流支路。转速控制器10控制旋转带孔面板43的转速。
旋转带孔面板43的开孔位置如图3所示,5个位于外圆环的通孔432工作时与正向气流支路对应,控制气泵气流(正向气流)的通断;5个位于内圆环的通孔433与反向气流支路对应,控制真空气流(反向气流)的通断;气路22、31相对于旋转带孔面板43中的位置分别处于不同圆环区域内,在旋转过程中将被分别连通,并且不会被同时接通。旋转带孔面板43上的10个通孔,既起到开关的作用,同时也有进一步对转速的分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