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封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664.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坤;王鹏;邓平华;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封装 组件 | ||
一种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顶支架(3),封装电芯(4)时设置于电芯(4)顶部,包括相互扣合的电芯顶支架主体(31)以及电芯顶支架盖板(32);以及
电芯绝缘片(2),封装电芯(4)时弯折成型并包覆电芯(4)的左右前后及底面且包覆电芯顶支架(3)四周并与顶支架(3)热熔固定成一体。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电芯顶支架主体(31)设置有卡槽(312),电芯顶支架盖板(32)设置有与电芯顶支架主体(31)的卡槽(312)对应扣合的卡勾(3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电芯绝缘片(2)包括:
电芯绝缘片底面(21);
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对应一体连接于电芯绝缘片底面((21)两侧、且一侧的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设置有带定位孔(251)的定位部(25)而另一侧的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设置有带定位孔(261)的定位部(26);
电芯绝缘片拐角面(23),一体连接于对应的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以及
电芯绝缘片侧面(24),一体连接于对应的电芯绝缘片拐角面(23)且设置有带定位孔(271)的定位部(27);
电芯顶支架主体(31)设置有穿设对应的定位孔(261,271)并被热压的热熔柱(313,314);
电芯顶支架盖板(32)设置有穿设对应的定位孔(251)并被热压的热熔柱(32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定位部(25)在相应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的朝向电芯顶支架盖板(32)的热熔柱(323)插入的一侧突出而在该相应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的被电芯顶支架盖板(32)的热熔柱(323)穿出的一侧凹入,电芯顶支架盖板(32)在其设置热熔柱(323)的部位设置有与定位部(25)配合的凹部(324);
定位部(26)在相应电芯绝缘片侧面(24)的朝向电芯顶支架主体(31)的热熔柱(314)插入的一侧突出而在该电芯绝缘片侧面(24)的被电芯顶支架主体(31)的热熔柱(314)穿出的一侧凹入,电芯顶支架主体(31)在其设置热熔柱(314)的部位设置有与定位部(26)配合的凹部(316);
定位部(27)在相应电芯绝缘片侧面(24)的朝向电芯顶支架主体(31)的热熔柱(313)插入的一侧突出而在电芯绝缘片侧面(24)的被电芯顶支架主体(31)的热熔柱(313)穿出的一侧凹入,电芯顶支架主体(31)在其设置热熔柱(313)的部位设置有与定位部(27)配合的凹部(315),与各热熔柱(313)对应配合的两个定位部(27)之间凹凸配合。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电芯绝缘片底面(21)与其两侧的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之间均成型有破断线(28′);
对应的电芯绝缘片主体面(22)与电芯绝缘片拐角面(23)之间成型有破断线(28″);
对应的电芯绝缘片拐角面(23)与电芯绝缘片侧面(24)之间成型有破断线(2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电芯绝缘片底面(21)设置有多个导流孔(2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电芯顶支架(3)为耐电解液的PP、PE或PET材质;
电芯绝缘片(2)为耐电解液的PP、PE或PET材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电芯绝缘片(2)厚度为0.03~0.5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封装组件还包括:
电池顶盖(1),封装电芯(4)时与电芯顶支架主体(31)以及电芯顶支架盖板(32)扣合。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封装组件还包括:
壳体(5),将组装的电芯绝缘片(2)、电芯顶支架(3)、电芯(4)容纳在其与电池顶盖(1)之间的空间内并包封电池顶盖(1)的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硫电池模块内单体钠硫电池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锂系列电池组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