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126.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继保 |
主分类号: | F02P13/00 | 分类号: | F02P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时立新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电压 电流 汽油 发动机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都会对发动机高转速、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尾气排放性能带来重要影响。随着发动机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动机工业对提高发动机点火能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有小型通用汽油发动机的点火装置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的一端设有高压线连接槽,绝缘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火花塞连接槽,高压线连接槽处的壳体上设有高压线连接体,高压线连接体用于连接发动机高压点火线。火花塞连接槽处的壳体上设有火花塞连接体,高压线连接体用于连接发动机火花塞。这种现有的发动机点火装置主要是作为导电连接体将高压电输送到火花塞,达到击穿火花塞电极点火的目的。
如能对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冷阴极气体放电管容电放电原理和功能,连续升高电压和连续增大电流,就能够进一步提高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使混合气更加充分燃烧,从而更加有效地达到提高输出功率、增强动力、节油减排的效果。同时,提高点火电压,增大电流和放电点火能量后,还能很好地解决北方冬季严寒天气下汽油发动机点火难的问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包括直线型绝缘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第一、第二分隔壁将壳体依次分隔成围护槽、放电管腔和火花塞连接槽,放电管腔内设有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组,第一分隔壁连接有导电体,导电体的一端伸在围护槽内并用于连接高压点火线,导电体的另一端伸入放电管腔;第二分隔壁连接有火花塞连接体,火花塞连接体的一端伸入火花塞连接槽,火花塞连接体的另一端伸入放电管腔;所述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组的输入端通过弹簧与导电体相压接,所述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组的输出端与火花塞连接体相压接;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沿电流传递方向,先得电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的体积小于后得电的冷阴极气体放电管的体积。
所述导电体为锥形铜螺钉。
所述壳体包括螺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段和第二壳体段,所述第一分隔壁设置在第一壳体段上,所述第二分隔壁设置在第二壳体段上。
所述冷阴极气体放电管包括绝缘的放电玻璃管,放电玻璃管的两端通过导电碳粉粘接有铜内帽套,所述两个铜内帽套向内分别连接有铜片电极,两铜片电极伸入放电玻璃管内的部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铜片电极上镀有钡层或铈层;所述两个铜内帽套上焊接有截面呈半圆形的铜外帽套,所述放电玻璃管与所述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提升点火电压、增大高压电流和点火能量,在混合气密度较大或较稀薄时,也能使混合气非常充分地燃烧,同时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燃烧可靠性,有效防止点火失败现象,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输出功率、节省了油耗、减少了排放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本实用新型较现有通用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通过连续升电压增大电流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提升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是对通用汽油发动机点火装置的重大改进。
3、在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条件下,现行通用的汽油发动机由于气缸壁、活塞及火花塞的电极都处于冷态,吸入的混合气温度低,雾化不良,压缩时混合气的温升不大,加之火花塞电极间可能积有汽油或机油,造成击穿电压不够,发动机启动困难,而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点火电压、增大高压电流和点火能量,容易点燃混合气,能很好地解决严寒气候条件下发动机启动难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汽油车、摩托车以及各类通用小型汽油机,发电机、轻型水泵、割草机、喷雾器、清洗机、驱动油锯等等,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继保,未经沈继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幕除尘风机用清灰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潜水排污泵机械密封自动平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