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787.6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毛琦;王新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B2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一般都是安装在节气门和发动机缸盖之间,主要作用是满足每一个气缸的单独进气,进气歧管一般包括集气室和进气歧管,集气室与节气门连通,进气歧管通过法兰连接到发动机缸盖上且与气缸的进气端连通。由于发动机的功率与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量有关,空气质量流量与空气密度有关,所以发动机工作容积和转速确定后,通过对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预压缩可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然而目前一般的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对发动机气缸进行通气时难以通入预压缩的空气,使得发动机的进气效率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能够明显改善发动进的进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包括集气室和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集气室与进气歧管之间设有谐振增压机构,所述谐振增压机构由相互连通的谐振腔和谐振进气管构成,谐振腔与进气歧管连通,谐振进气管与集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在一定的发动机转速下,由于活塞周期性的运动引起进气歧管中的气体谐振,从而形成亥姆霍尔兹的谐振器,使气体有一个附加的增压效果,显著提高了发动机的进气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如图1所示,包括集气室30和进气歧管20,集气室30与进气歧管20之间设有谐振增压机构10,所述谐振增压机构10由相互连通的谐振腔12和谐振进气管11构成,谐振腔12与进气歧管20连通,谐振进气管11与集气室30连通。具体地说,进气歧管20用法兰与发动机气缸40连接,集气室30也是用法兰与进气总管50连接,在一定的发动机转速下,当空气从外界经过进气总管50、节气门60进入集气室30后,再经过谐振增压机构10的谐振进气管11、谐振腔12进入进气歧管20,由于活塞周期性的运动可引起进气歧管中的气体谐振,从而形成亥姆霍尔兹的谐振器,这样经过简单的谐振增压作用后,显著提高了发动机气缸的进气效率和压力,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进气歧管内的气体谐振效果,所述谐振增压机构10为若干组,每组谐振增压机构10的谐振腔12与均匀间隔布置的进气歧管20连接,所述进气歧管20与气缸组对应连接。
更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各气缸的进气均匀,同时尽可能的减小振动和噪音,所述谐振进气管11倾斜设置于谐振腔12与集气室30之间,谐振腔12与集气室30的空腔的长度方向一致,谐振进气管11与谐振腔12之间的夹角β为35°~45°。
所述谐振进气管11的长度为35~40cm,内腔为3.5~3.8cm,进气歧管20的长度为10~15cm,内径为3.2~3.5cm,并且所述进气歧管20与谐振腔12、谐振进气管11与集气室30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减小进气歧管的局部应力,延长进气歧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