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电动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6482.8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杨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国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动 驱动 机构 | ||
一种车辆的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安装在联接盘(20)上,联接盘通过支撑轴(17)支撑;支撑轴和联接盘内孔处安装有制动毂(18),支撑轴(17)上安装有放气塞(19)和进出油接头(28),所述支撑轴(17)固定在车架上,二者静止不动;支撑轴(17)内孔处安装有活塞(22)、静摩擦片(15),外圆处安装有轮毂(14);还包括一安装在半轴、支撑轴和轮毂(14)上的差动减速机构;制动毂(18)上安装有动摩擦片(16),制动毂(18)一端通过花键与半轴联接,制动毂另一端通过花键与电机轴联接;所述静摩擦片(15)、动摩擦片(16)、制动毂(18)、活塞(22)、复位弹簧(26)以及支撑轴(17)构成常开式湿式制动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动减速机构采用由齿圈Ⅰ(9)、齿圈Ⅱ(10)与行星轮Ⅰ(2)、行星轮Ⅱ(8)、行星轮Ⅲ1(3),以及太阳轮Ⅰ(5)、太阳轮Ⅱ(6)、太阳轮Ⅲ(11)构成三级差动减速机构;沿轮毂(14)圆周方向均布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联接齿圈Ⅱ(10);齿圈Ⅱ(10)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多个螺钉孔,并通过螺钉联接齿圈Ⅰ(9),行星轮Ⅰ(2)、行星轮Ⅱ(8)、行星轮Ⅲ(13)对应的安装在行星轴Ⅰ(3)、行星轴Ⅱ(7)、行星轴Ⅲ(12)上,所述行星轴上对应安装行星轮架Ⅰ(25)、行星轮架Ⅱ(24)、行星轮架Ⅲ(23);太阳轮Ⅰ(5)通过花键与半轴联接,太阳轮Ⅱ(6)、太阳轮Ⅲ(11)及定位套(27)均空套在半轴(4)上;行星轮架Ⅰ(25)和行星轮架Ⅱ(24)通过花键对应联接在太阳轮Ⅱ(6)、太阳轮Ⅲ(11)上,并一起旋转,行星轮架Ⅲ(23)与支撑轴(17)一起,通过平键与定位套(27)连成一体,不能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国,未经杨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64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死机一键启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缩天然气瓶端部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