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载输送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638.3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远;杨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F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国钊;李德魁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输送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提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大型、重型机械的零部件装配时使用的重载输送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重型机械生产厂家在装配整机的零部件时常需要重载输送提升装置。如在装配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主油缸组(重量在20~40吨)时,由于主油缸组是装配在封闭的框架内部,不能使用行车直接吊装,目前是通过钢管支承,在框架外部用钢丝绳把主油缸组拉到压机的框架内。但是,在拉的过程中主油缸组容易跑偏,需要人工操作钢管调整走向,控制方向的难度较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采用钢丝绳来硬拉会对压机框架和钢丝绳造成损伤。还有,当主油缸组送入框架后,需用行车把主油缸组吊起并装入框架内。但是,由于主油缸组体积较大,起吊操作时有一定困难,容易造成摆动;而且,起吊时钢丝绳与框架同样有接触,对零件和钢丝绳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还有,起吊时掉落的杂物容易污染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重载输送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重载输送提升装置,包括一支承架,其上设有一水平支承面;所述支承架上设有:一过渡底座,活动放置在所述支承架的水平支承面上且所述过渡底座和支承架之间设有一水平位移限位组件;一移动平台,通过一水平移动副设置在过渡底座上;一移动平台驱动组件,设置移动平台和过渡底座之间;和一顶升组件,布置在过渡底座的后部。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副为一四方向等载荷型滚动直线导轨副。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包括:一液压缸,布置在移动平台下方的所述四方向等载荷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两导轨之间,其缸体部分铰接在过渡底座上,其活塞杆端铰接在移动平台的一端侧下面;和一打压泵,通过一胶管总成与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缸为差动重载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顶升组件为四个顶升油缸,呈矩形布置在过渡底座后部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顶升油缸为可伸缩式套筒油缸。
进一步优选,每个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端设有托板。
作为优选,所述四个顶升油缸的无杆腔分别与一另一胶管总成连接,该另一胶管总成上设有分流块或平衡阀。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平台的上端面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布的支撑块。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位移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底座连接座,固定在所述过渡底座的一端侧底部,并分别与一设置在支承架上的底座连接耳铰接;和若干挡块,分成两组布置在过渡底座两侧的支承架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输送精度较高,能一次定位,并能控制零部件前后移动,方便对接安装;2、提高装配效率,不再使用行车起吊,使用工装一次完成装配;3、消除了人在吊装件下操作和钢丝绳损伤的安全隐患;4、吊装运输方便;5、能实现重型零部件的平稳输送,承载重量大(最大承载量约50吨);6、结构简单耐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底座、移动平台、水平移动副、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二。
图中:
1—支承架;11—底座连接耳;12—挡块;2—过渡底座;21—底座连接座;3—移动平台;31—支撑块;4—四方向等载荷型滚动直线导轨副;5—差动重载液压缸;51—胶管总成;61—可伸缩式套筒油缸;62—托板;63—另一胶管总成;64—分流块;71—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主油缸组;72—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框架。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输送提升装置主要由支承架1、过渡底座2、水平位移限位组件、移动平台3、水平移动副、移动平台驱动组件和顶升组件组成。
支承架1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上面为一水平支承面,底面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及丝杆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烷气体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杠杆起重式多功能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