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1668.6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其;蒋亮亮;廖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N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型 加载 方式 旋转 过渡 装置 | ||
1.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包括轴承加载机构(3)、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旋转机构(1)三个部分;所述轴承加载机构(3)可在负载的作用下上下运动,载荷施加于其上;所述旋转机构(1)包括旋转轴(6)、旋转主体(5)和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用于限制固定所述旋转轴(6)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所述旋转轴(6)可沿自身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主体(5)与所述旋转轴(6)固定相连;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其一端与所述轴承加载机构(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1)的旋转轴(6)固定相连;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在负载的作用下沿所述旋转轴(6)的轴心做圆周运动,带动旋转轴(6)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旋转主体(5)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加载机构(3)内部设置有轴承滑动轨道(9),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的一端与所述轴承滑动轨道(9)活动配合,与所述轴承加载机构(3)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为相对于地面竖直固定设置的厚金属板,所述厚金属板中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轴(6)位置的轴承槽,所述旋转轴(6)从所述轴承槽内穿出,其一端与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主体(5)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由两段中空的直杆构成,其中一杆的内径稍大于另一杆的外径,两杆杆壁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孔,位于两杆不同位置的孔相配合时,杆的长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式连杆机构(2)靠近所述旋转机构(1)的一端嵌入所述旋转轴体内,用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体(5)为法兰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线型加载方式向旋转型加载方式过渡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负载通过载荷作用端(7)经传感器(8)作用在所述轴承加载机构(3)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6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高压输电杆塔的智能电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