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155.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良;施文煜;谢继红;仲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维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凸轮轴 可变 气门 正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动机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
背景技术
为了兼顾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车主们油耗低的要求,排气可变气门正时器在新型汽车发动机广泛应用,它提高发动机的排气效率,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燃烧效率提高,燃油消耗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是目的是在于可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可以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紧凑、简单、响应速度快,输出扭矩大;从而使燃烧室内部产生EGR效应,从而净化尾气,改善排放,节省燃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凸轮轴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叶片转子、链轮、衬套、固定内环、定位销、锁销组件 端盖、弹簧、弹簧钩销、弹簧片和密封刮片;固定内环和锁销组件分别压入在叶片转子的端盖侧和链轮侧形成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置于外壳中,外壳的两端分别用端盖、链轮密封,用螺栓穿过端盖、外壳后拧入链轮中固定;转子在端盖、外壳及链轮形成的封闭空间是自由转动的;外壳和转子上分布有凹槽,密封组件安装在这些凹槽中;其中转子与链轮增加了定位,防止偏心。
所述的叶片转子上增加凹槽,链轮上增加凸环,用来保证转子不偏心;方便了客户的安装性,防止由于偏心硬装造成转子受伤。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其特征在于:由于排气凸轮轴自身的反力矩较大,因此内部采用五腔结构,增强发生力矩,返回时由于需要克服凸轮轴反力矩,因此设置了返回弹簧;弹簧钩销压入端盖时的导向及过盈配合,防止弹簧的脱落。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内环压入叶片转子时导向及过盈配合,防止固定内环的松动;固定内环与定位销配合,传递弹簧力,形成弹簧的固定位置;分散安装螺栓的拧力,保护转子受力变形。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其特征在于:叶片转子设有进、排油油道,链轮上设有锁销定位孔及解锁油道;用于打开或关闭锁销。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销组件包括衬套、锁销、锁销弹簧,锁销弹簧安装在锁销里并置入于衬套内;密封组件是由密封刮片和弹簧片组成。
从上述本实用的的特征可以看出来有益表现在:旋转方向为逆时针,由于排气凸轮轴自身的反力矩较大,因此内部采用五腔结构,增强发生力矩,返回时由于需要克服凸轮轴反力矩,因此设置了返回弹簧;发动机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器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紧凑、简单、响应速度快,输出扭矩大;从而使燃烧室内部产生EGR效应,从而净化尾气,改善排放,节省燃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正面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的转子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的外壳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的链轮示意图
图中1-5:1-外壳、2-叶片转子、3-链轮、4-衬套、5-固定内环、6-定位销、7-锁销弹簧、8-锁销、9-螺栓、10-端盖、11-弹簧、12-弹簧钩销、13-弹簧片、14-密封刮片、15-锁销组件、16-转子组件、17-密封组件、18-锁销排油道、19-锁销孔、20-锁销解除油道、21-叶片转子密封组件凹槽、22-叶片转子固定凹槽、23-外壳密封组件凹槽、24-链轮固定凸环、25-叶片转子进角油道、26-链轮迟角油道、27-进角油室、28-迟角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对本实用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固定内环5和锁销组件15分别压入在叶片转子2的端盖侧和链轮侧形成转子组件16;转子组件16置于外壳1中,外壳1的两端分别用端盖10、链轮3密封,用螺栓9穿过端盖10、外壳1后拧入链轮3中固定;转子组件16在端盖10、外壳1及链轮3形成的封闭空间是自由转动;外壳1上有凹槽23、叶片转子2上有凹槽21,密封组件17安装在这些凹槽中。
如图3所述的叶片转子2上增加固定凹槽22,链轮3上增加固定凸环24,用来保证叶片转子2不偏心;方便了客户的安装性,防止由于偏心硬装造成叶片转子2受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维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安维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