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位贴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388.3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普利达智能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Q7/0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位 贴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与零件相互之间对位贴合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对位贴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位贴合系统一般都是由人工手动通过CCD(英文全称为Charge Coupled Device和中文名称为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对位系统贴合对位,不但对位速度慢,而且手动贴合对位很难控制贴合精度,贴合效率降低,而且由于是人工对位贴合,需要支付人工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组装的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对位贴合系统的贴合速度和贴合效率,降低对位贴合系统的组装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所述自动对位贴合系统包括工作台、机械手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物料贴合平台与CCD对位系统;所述CCD对位系统包含有相机,所述相机正对物料贴合平台的贴合面;所述机械手包含有机械臂和与机械臂相连接的产品夹取装置,所述机械臂安装在工作台上。
上述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中,所述产品夹取装置为气动夹片或者气动吸盘。
上述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中,所述气动夹片包括推动气缸和2个可夹取物料的夹片;所述推动气缸包含有2个推动气杆,所述2个夹 片分别与2个推动气杆相连,所述推动气缸与机械臂相连。
上述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中,所述气动吸盘包含有吸取物料的第一吸孔。
上述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中,所述自动对位贴合系统还包括供料治具;所述供料治具包含连接架、吸气机构和吸盘;所述吸气机构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吸盘安装在吸气机构上,所述吸盘上包含有至少一个可放置物料或物料供料片的第二吸孔,所述第二吸孔与吸气机构相连通。
上述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中,所述物料贴合平台与CCD对位系统的数量各为2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机械手以代替人工来抓取产品并对位贴合,不但提高了贴合速度和贴合效率,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产品的组装成本,而且通过机械手对位贴合可以确保物料与产品的贴合压力,使物料与产品贴合更加到位,提高贴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装有单个物料贴合平台与CCD对位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位贴合系统装有双个物料贴合平台与CCD对位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治具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治具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供料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夹片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工作台、2为供料治具、3为机械手、4为CCD对位系统、5为物料贴合平台、6为产品夹取装置、7为机械臂、8物料供料 片、9为物料、10为气孔、11为产品、21为连接架、22为吸气机构、23为吸盘、24为第二吸孔、61为推动气缸、62为夹片、63为推动气杆、601气动夹片或者602气动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自动对位贴合系统,包括工作台1、机械手3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1个物料贴合平台5与1个CCD对位系统4;所述CCD对位系统4包含有相机,所述相机正对物料贴合平台5的贴合面;通过设置机械手3用以代替人工来抓取产品并自动对位贴合,不但提高了贴合速度和贴合效率,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产品的组装成本,而且通过机械手3对位贴合可以确保物料与产品的贴合压力,使物料与产品贴合更加到位,提高贴合质量。所述机械手3包含有机械臂7和与机械臂7相连接的产品夹取装置6,所述产品夹取装置6为气动夹片601或者气动吸盘602,所述机械臂7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气动夹片601包括推动气缸61和2个可夹取物料的夹片62;所述推动气缸61包含有2个推动气杆63,所述2个夹片62分别与2个推动气杆63相连,所述推动气缸61与机械臂7相连,此结构可以夹住物料9。通过所述气动吸盘602包含有吸取物料9的第一吸孔64。此结构可以吸住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普利达智能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普利达智能科技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辊
- 下一篇:一种输送机过度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