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机械手及可转按摩头的多功能3D开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049.1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华;林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嘉(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按摩 多功能 开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背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机械手及可转按摩头的多功能3D开背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2D开背机和3D开背机,但2D开背机都是用二个中号蜗轮箱和一个双头蜗杆电机、两个按摩长条,还有四个可转按摩头组成一个平面相平行运动的开背机,该结构成本高,按摩不到位;而3D开背机的结构为一个大号蜗轮箱、二个按摩长条、海绵上的铁架、各种相配合的零件组成一个没带可转揉捏按摩头,机械手部分不带可滚动功能,开背按摩条和机械手按摩头跟机芯配合比较散乱、做工复杂、成本比较高、工艺程度不好、整体比较厚外观不好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按摩方式多样、带机械手及可转按摩头的多功能3D开背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机械手及可转按摩头的多功能3D开背机,包括传动装置和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机芯上盖7、机芯下盖8、电机15,所述电机15连接于机芯下盖8的左部上;所述电机15的传动轴上连接有塑料蜗杆17;所述塑料蜗杆17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主动轮组16;所述主动轮组16与按摩齿轮10相啮合连接;所述按摩齿轮10上连接有按摩轮金属轴20;所述主动轮组16与按摩齿轮10分别连接于机芯下盖8上;所述机芯下盖8右端的左右两边上分别连接有金属轴14;所述金属轴14上通过销轴13连接有下连杆6;所述下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12连接有上连杆5;所述机芯上盖7穿过按摩轮金属轴20和金属轴14与机芯下盖8相扣合,且将电机15位于机芯上盖7与机芯下盖8相扣合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左按摩长条9、右按摩长条2、转盘11,所述左按摩长条9和右按摩长条2为对称结构;所述转盘11连接于按摩轮金属轴20上;所述左按摩长条9和右按摩长条2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机械手3;所述机械手3上连接有机械手滚轮4;所述左按摩长条9的上部和下部上分别设有圆形槽91和长条槽92;所述圆形槽91的内底部连接有灯板18;所述圆形槽91上连接有可转按摩头1,且可转按摩头1位于灯板18的上方;所述圆形槽91的底部与转盘11相连接;所述长条槽92连接于金属轴14上,且左按摩长条9相对于金属轴14可滑动;所述左按摩长条9的末端与上连杆5的另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了按摩频度,增加了按摩面积,适用各种身高的人群调节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节约、工作效率高;可模拟人手对人体背部、腰部、颈部、腿部进行揉捏指压开背多功能多方位按摩,成本低,合理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机械手及可转按摩头的多功能3D开背机,包括传动装置和按摩装置,传动装置包括机芯上盖7、机芯下盖8、电机15,电机15连接于机芯下盖8的左部上;电机15的传动轴上连接有塑料蜗杆17;塑料蜗杆17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主动轮组16;主动轮组16与按摩齿轮10相啮合连接;按摩齿轮10上连接有按摩轮金属轴20;主动轮组16与按摩齿轮10分别连接于机芯下盖8上;机芯下盖8右端的左右两边上分别连接有金属轴14;金属轴14上通过销轴13连接有下连杆6;下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12连接有上连杆5;机芯上盖7穿过按摩轮金属轴20和金属轴14与机芯下盖8相扣合,且将电机15位于机芯上盖7与机芯下盖8相扣合形成的腔体内;按摩装置包括左按摩长条9、右按摩长条2、转盘11,左按摩长条9和右按摩长条2为对称结构;转盘11连接于按摩轮金属轴20上;左按摩长条9和右按摩长条2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机械手3;机械手3上连接有机械手滚轮4;左按摩长条9的上部和下部上分别设有圆形槽91和长条槽92;圆形槽91的内底部连接有灯板18;圆形槽91上连接有可转按摩头1,且可转按摩头1位于灯板18的上方;圆形槽91的底部与转盘11相连接;长条槽92连接于金属轴14上,且左按摩长条9相对于金属轴14可滑动;左按摩长条9的末端与上连杆5的另一端相连接。
工作时,电机15与塑料蜗杆17相连接,塑料蜗杆17分别带动两边的主动轮组16,主动轮组16与按摩轮10相啮合,按摩轮10与按摩轮金属轴20相配合,按摩轮金属轴20带动转盘11,转盘11上的按摩轮金属轴20分别带动可转按摩头1、左按摩长条9、右按摩长条2;左按摩长条9和右按摩长条2通过上连杆5、下连杆6、金属轴14带动机械手3,机械手3与机械手滚动轮4相配合,机械手滚动轮4通过销钉与右按摩长条2和左按摩长条9相配合从而实现右按摩长条2和左按摩长条9像Y型运动,可转按摩头1跟随360度转动,机械手3跟随前后上下左右多方位传动,从而实现了多方位按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嘉(福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怡嘉(福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溅射靶及氧化物半导体膜
- 下一篇:电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