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904.0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宣雄;高军峰;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3/06;B66C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43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桩用钢模 | ||
1.一种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所述吊具设有两吊耳(7),该吊耳(7)与行车的主钩(6)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平衡梁(2)、两导向臂(1)、多个气动抓钩(3)、气源(4)和控制单元,所述吊耳对称设置在平衡梁(2)上,所述两导向臂(1)位于行车与平衡梁(2)之间且对称安装在平衡梁(2)的两端,所述气动抓钩(3)由气源(4)和控制单元驱动并等间距地设置在平衡梁(2)上;
所述气动抓钩(3)包括支座(31)、四片钩头(32)、关节轴承(34)、铰轴(35)、两钩头固定螺栓(36)、两固定销轴(37)、气缸支座(33)和气缸(38),所述支座(31)固定在平衡梁(2)上,气缸(38)通过气缸支座(33)固定在支座(31)上,气缸(38)的活塞杆与关节轴承(34)螺纹连接,铰轴(35)安装在关节轴承(34)内,且铰轴(35)的两端分别位于支座(31)的两引导孔内;
所述四片钩头(32)中的两片下端由一个钩头固定螺栓(36)连接形成第一钩头组,另两片下端由另一个钩头固定螺栓(36)连接形成第二钩头组,每个钩头(32)的上端形成有长条形的导向孔(39),所述第一钩头组和第二钩头组转动地套在铰轴(35)上且呈剪刀状,所述两固定销轴(37)对称地设置在支座(31)上,其中一个固定销轴(37)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钩头组的两导向孔(39)中,另一个固定销轴(37)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钩头组的两导向孔(39)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臂(1)为平面双连杆机构,其包括一第一连杆和一第二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行车的大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平衡梁(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吊耳(7)分别位于同侧的导向臂与平衡梁(2)的铰接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固定销轴(37)的轴线与铰轴(35)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固定销轴(37)的轴线到铰轴(35)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头组的导向孔(39)与第二钩头组的导向孔(39)对称地位于由气缸(38)活塞杆的轴线与铰轴轴线形成的平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抓钩(3)的钩头(32)与钢模的跑轮(5)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2)上设有四个气动抓钩(3),气动抓钩(3)之间的间距为四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用钢模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4)及气源(4)与气动抓钩(3)之间的气动回路设于平衡梁(2)或行车大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9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锚网支护巷道整体护表结构
- 下一篇:电梯井口的简易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