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063.X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2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阻尼 系数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车身和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汽车悬架的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传统的悬架系统设计中,若要求高的行驶平顺性,就难以满足操纵稳定性。目前,中高档轿车已经克服了传统汽车悬架的局限性,采用和发展了新型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载重质量、行驶速度来调节悬架的阻尼系数,从而使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组合。而且,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已经普遍应用在进口高档轿车如奥迪、宝马、帕萨特、别克以及高档越野车如陆虎等。因此,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满足驾驶员行驶平顺性和汽车的稳定性要求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对于国内中低端车将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也对人们的舒适行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使用单片机自动控制汽车悬架的运动,从而调节汽车悬架的阻尼系数,满足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的稳定性,性能高,相对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共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悬架上设置的变阻尼减振器、调节所述变阻尼减振器阻尼系数的执行器、控制所述执行器动作的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A/D转换器以及汽车车身传感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汽车车身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变阻尼减振器设有用于调整其阻尼系数的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执行器连接。
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C51单片机。
所述A/D转换器采用ADC0809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将汽车车身传感器获得的车身状态电脉冲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转化后的数字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运算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送给执行器,执行器通过旋转变阻尼减振器的调节杆,从而实现汽车悬架阻尼系数的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具有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响应快速,控制准确等优点,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的整体程序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的AT89C51单片机引脚分布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的A/D转换器ADC0809的引脚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的整体程序框图。该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包括悬架、悬架上设置的变阻尼减振器、调节变阻尼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的执行器、控制执行器动作的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A/D转换器以及汽车车身传感器;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汽车车身传感器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执行器的控制端。汽车车身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变阻尼减振器设有用于调整其阻尼系数的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执行器连接。
参照图2,为图1中所示的汽车悬架阻尼系数调节装置的AT89C51单片机引脚分布图。单片机AT89C51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具有4k字节可重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1000次擦写周期,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拥有128X8字节内部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有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其引脚分布图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衣架形状的瓶子
- 下一篇:多功能转化使用的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