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防滑甲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4430.6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林 |
主分类号: | B60C27/02 | 分类号: | B60C27/0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进一步是车轮防滑装置,尤其是用于两轮或三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轮防滑甲。
背景技术
在车轮防滑链技术领域,用于汽车、拖拉机等四轮、三轮机动车的防滑链的生产及应用已经成熟,用于两轮或三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防滑链偶而有见,但由于不能解决防滑链于车轮的牢固结合问题,难以得到市场普遍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防滑甲,其安全可靠,效能良好,可广泛适用于两轮或三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防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车轮防滑甲,其特征在于:主体为U形片状,内面附有防滑纹,外面接地部设有防滑齿,主体两端分别设有搭扣带,两端的搭扣带可相互扣合与打开。
进一步:
所述主体底部内面显示为双圆弧片状,主体整体呈下宽上窄结构。
所述主体上开有若干个孔。
所述防滑齿大小不同,按由外而内形成由大而小排列。
所述搭扣带的宽度小于主体的宽度。
所述搭扣带分为阴搭扣与阳搭扣,阴搭扣与阳搭扣可相互扣合与打开。
所述搭扣带可以设置为1对,即主体上的中部设置一对搭扣带,一个阴搭扣与一个阳搭扣。搭扣带也可以设置为2对,即主体的前后各设置一对搭扣带,两个阴搭扣与两个阳搭扣。所述搭扣带还可选用其它不同类型结构。
所述防滑齿与主体可以为一体性结构;防滑齿与主体也可以为分体性结构,即单独制作防滑齿与防滑甲主体,然后将防滑齿装到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卸便捷,安全可靠,防滑性能好,可广泛适用于两轮或三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轮胎防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阴搭扣,2为阳搭扣,3为主体,4为开孔,5为防滑纹,6为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车轮防滑甲,主体3为U形片状形,且呈下宽上窄结构,内面附有防滑纹5,外面接地部设有防滑齿6,主体3两端分别设有搭扣带,搭扣带分为阴搭扣1与阳搭扣2,阴搭扣1与阳搭扣2可相互扣合与打开。
所述主体3上开有若干个开孔4,开孔4可以是异形孔,也可以是规则孔。开孔4可增加防滑效果,且可增加装饰效果,节省材料。开孔4可分布于主体3的底部与两侧。
防滑齿6按大小不同,且按由外而内形成由大而小排列,即两侧防滑齿6较大,中部的防滑齿6较小;从而可增大整个防滑甲与地的接触面。
阴搭扣1与阳搭扣2的宽度小于主体3的宽度。
搭扣带可选择1对,即主体上的中部设置一对搭扣带,一个阴搭扣1与阳搭扣2;搭扣带也可选择2对,即主体的前后各设置一对搭扣带,两个阴搭扣1与阳搭扣2。
搭扣带还可选用其它不同类型结构。
防滑齿6与主体3为一体性结构;防滑齿6与主体3为分体性结构,即单独制作防滑齿6与主体3,然后将防滑齿6装到主体3上。
使用时,将一个防滑甲主体3内面贴于车轮外面,然后将阴搭扣1与阳搭扣2于车轮的轮圈上,在车轮上重复安装多个防滑甲,即可完成对车轮的防滑装备。不需要时,解开搭扣带,拿下防滑甲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林,未经王兆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4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