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四轮导向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8001.6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雄;高福强;史波杰;李明强;邵树有;李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高福强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B60K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四轮 导向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轮驱动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插秧机作业时,需要在泥泞的土壤条件下工作,所以其转向时的阻力非常大。另外,由于在插秧时,需要准确的进入到相应的区域进行作业,并且在作业进行中,需要转换区域,而且,转换的过程需要准确、及时,才能保证插秧均匀、效率高。因此,现有的插秧机的转向系统由于受到现有的机械传动的限制,一般采用单前轮或单后轮作为导向轮进行转向,其转向半径较大,转向的灵活性较差,进而造成现有插秧机对插植的密度控制较差,插植效率受转向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转向半径较大,转向的灵活性较差,进而造成现有插秧机对插植的密度控制较差,插植效率受转向的影响较大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半径较大,转向灵活性较差,对插秧的密度控制较好,插植效率较高的全四轮导向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全四轮导向插秧机,包括插植机构、液压驱动系统、车架,车架下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分别设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驱动马达,每个车轮的轮轴分别与一个转向立柱相连,该转向立柱与转向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每个车轮通过驱动马达驱动,通过前后轮同时或交替驱动,使其动力强劲,操作灵活,能够更好的适应水田环境的作业要求。插秧机在工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插秧区域,而且变换区域时需要非常准确,传统的,单单通过前轮导向或的轮导向的方式,转弯半径较大,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前进、后退的调整才能到达指定的准确位置。而本实用新型是前后轮都可以作为导向轮的全四轮导向,可以根据当里的位置需要,通过前轮导向或后轮导向,或者前后轮同时导向,以实现准确、灵活、流畅、即时的入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前轮转向油路和后轮转向油路,前轮转向油路与两个前轮的转向立柱相连,后轮转向油路与两个后轮的转向立柱相连。前、后轮的转向分别通过前、后轮转向油路独立操作,可以灵活选择前轮导向或后轮导向或前后轮同时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前轮驱动油路、后轮驱动油路、插植油路以及所述的前轮转向油路和后轮转向油路,前轮转向油路和后轮转向油路与转向系统主油路共同构成转向系统油路,前、后轮转向油路分别设有两个前轮转向液压缸和后轮转向液压缸,所述的前轮转向油路和后轮转向油路分别设有一个与主油路连接的O型三位四通阀,该O型三位四通阀两个出油口分别与一个同步阀相连,每个同步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一个前/后轮液压缸的有杆腔和另一个前/后轮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前轮转向液压缸或后轮转向液压缸分别对应两个同步阀,前轮转向液压缸对应的两个同步阀其中一个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侧的前轮转向液压缸的有杆腔和右侧的前轮转向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另一个同步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侧的前轮转向液压缸的无杆腔和右侧的前轮转向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后轮转向液压缸对应的两个同步阀其中一个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侧的后轮转向液压缸的有杆腔和右侧的后轮转向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另一个同步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左侧的后轮转向液压缸的无杆腔和右侧的后轮转向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这种结构在前后轮转向独立控制的同时,又保证的前轮或后轮的前后两个轮之能够在转向时同步进行,一个伸出,一个缩进,伸缩的行程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高福强,未经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高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8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