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051.X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富临集团成都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7/16;B24B1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挺杆体 端面 磨削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挺杆体以及类似零件的加工一般采用如下简易设备进行,即利用夹具将挺杆体夹紧,利用电机驱动挺杆体和砂轮旋转,然后砂轮端面与挺杆体端面接触并有相对运动,当砂轮轴线与挺杆体轴线在水平面上共面且平行时,挺杆体的端面被砂轮磨削成平面;当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在水平面上共面且两轴线有一定的夹角时,工件的端面被磨削成球端面,球面的半径与夹角的大小和砂轮的直径相关。整个加工过程都是人工操作的,即操作者手动操作夹具夹持工件,启动电机使工件旋转,然后手动驱动旋转的砂轮进给机构来完成对工件端面的磨削,磨削完毕后,操作者手动使砂轮退回原位,工件停止转动,卸下工件,再重新装夹新的工件,重复上述步骤。这种磨削设备是采用人工上下工件,磨削一个工件的辅助时间较长,因而加工效率较低,而且现有磨削设备的磨削精度受夹具的制造精度,装夹工件的精度、手动进给机构的刚度以及其它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被磨工件的球面的形位公差精度难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砂轮架、挺杆体夹具、驱动电机,砂轮架上设置有砂轮,所述砂轮与挺杆体夹具的夹持部相对设置,所述挺杆体夹具包括床头箱,床头箱内设置有凸轮、移动箱体,所述移动箱体通过滑动机构与床头箱相连,当凸轮转动时,凸轮能够推动移动箱体沿直线运动,在移动箱体上设置有用于移动箱体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移动箱体上设置有被动滚轮,床头箱上设置有两个主动滚轮,两个主动滚轮上下设置并且与被动滚轮共同组成挺杆体夹具的夹持部,主动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被动滚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0℃,在两个主动滚轮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通过联动拉杆机构与移动箱体连接一起,当移动箱体移动时,接料板具有与移动箱体相同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砂轮、主动滚轮、凸轮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床头箱上设置有上料通道,在上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隔料板,所述隔料板固定在移动箱体上,所述被动滚轮位于隔料板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砂轮架、床头箱均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为丝杆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加工挺杆体的端面,整个磨削过程可以自动完成,不但提高了挺杆体端面的磨削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可以加工出高精度的挺杆体端面,降低挺杆体端面的表面粗糙度,而且加工出挺杆体端面精度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挺杆体端面磨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标记:机架1、砂轮架2、挺杆体夹具3、砂轮4、床头箱5、凸轮6、移动箱体7、滑动机构8、复位弹簧9、被动滚轮10、主动滚轮11、接料板12、联动拉杆机构13、上料通道14、隔料板15、位置调节机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富临集团成都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富临集团成都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长尾夹的有线电器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