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609.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毅蔚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元件 密封 结构 水壶 | ||
1.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包括设置于水壶大身开口(2.3)的发热元件(1)、硅胶密封圈(3),及其底盖(8)和把手(13),发热元件(1)、硅胶密封圈(3)与水壶大身构成可容纳液体的加热腔,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1)由发热盘(2.1)和/或发热管(2)装配而成,发热元件(1)外围上设置有开口小内腔大的受压翻遍部(1.2),受压翻遍部(1.2)内腔挤压硅胶密封圈(3)上的受压部(3.1)密封形成一个开口加热组件(5), 硅胶密封圈(3)内侧和发热元件(1)上部形成一个加热组件(5)内壁;或者,硅胶密封圈(3)与发热元件(1)的外围固定连接或含注连接,硅胶密封圈(3)内侧和发热元件(1)上部形成一个加热组件(5)内壁, 加热组件(5)内壁与水壶大身开口的外壁紧贴密封连接,构成可容纳液体的加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硅胶密封圈(3)上设置有受压部(3.1)、上围(5.3),上围(5.3)高于发热元件(1)上部,发热元件(1)对应受压部设置有定位配合部受压翻遍部(1.2);或者,硅胶密封圈(3)与发热元件(1)外围上的内壁、外壁、上部或下部包裹固定连接或包裹含注连接;加热组件(5)发热元件(1)外围设置受压翻遍部(1.2),受压翻遍部(1.2)开口槽内包容硅胶密封圈(3)一端,硅胶密封圈(3)另一端竖立在发热元件(1)外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开口与大身开口(2.1)外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1)外围上设置有开口小内腔大密封受压翻遍部(1.2), 受压翻遍部(1.2)设置开口(1.1)和可容纳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的内腔;或者,发热元件(1)外围上设置光滑面、翻遍、通孔、开叉位,通孔为圆孔、方孔,开叉位上下等大、上下大小不同,硅胶密封圈(3)与发热元件(1)外围上设置的光滑面、翻遍、通孔、开叉位包裹固定连接或包裹含注连接,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加热组件(5);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被设置成开口向上的加热容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受压翻遍部(1.2)设置开口(1.1),开口(1.1)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设置;所述硅胶密封圈(3)呈开口结构,硅胶密封圈(3)对应发热元件(1)上方设置有受压部,该受压部包括一个以上的凸筋(5.1)或凸缘;所述凸筋(5.1)或凸缘环绕设置于硅胶密封圈(3)的内壁,硅胶密封圈(3)套设于发热元件(1)上,且为密封连接;凸筋(5.1)的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圆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1)受压翻遍部(1.2)内腔挤压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密封形成一个向上开口(5.4);所述发热元件(1)受压翻遍部(1.2)包裹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或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包裹受压翻遍部(1.2)内外密封形成一个向上开口(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1)受压翻遍部(1.2)内腔上部设置通孔(1.4)排气密封;或者,发热元件(1)外围上设置通孔、开叉位排气密封;所述发热元件(1)受压翻遍部(1.2)开口和内腔大致相同高低,开口前端受压向下挤压硅胶密封圈(3)受压部(3.1)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1)设置在大身开口(2.1),大身(2)上的大身开口(2.1)插入加热组件(5)内,硅胶密封圈包裹或覆盖于大身的下部;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扣环(6)相互抵靠,加热组件(5)与大身挤压变形密封连接,大身开口的剖面呈直线形、折弯形或倾斜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毅蔚,未经张毅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6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湿式多盘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