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609.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毅蔚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元件 密封 结构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常用的小家电之一,用于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又可作为水的容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电水壶的壶底设有电加热装置,较早以前,该加热装置为一电热管,自容器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内,以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作为发热部件的电热管完全裸露于水中,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生锈,最后损坏而无法使用,并且影响卫生。如:中国专利号ZL200720171554.3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包括上部与下部均开口的壶身及连接于壶身下部开口内的发热盘、可任意旋转的电连接器和水壶的电加热连接底座,所述壶身通过耐高温无毒粘胶连接在发热盘上,所述发热盘上设有温度探测与控制调节装置和水位探测装置。中国专利号ZL200620154922.9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砂泥胆电热水壶由紫砂壶盖1、带紫砂壶嘴2和紫砂壶耳6的紫砂壶身3、塑料底座4、塑料电源座5、电发热板7组成。紫砂壶身底板3-1中央开有圆孔并嵌装有电发热板7,然后用硅橡胶固封连接处。
此类结构打完胶水后需要放置5-7天凝固,而且胶水有异味工艺复杂、人工贵、场地大、无尘处理、效率低、成本贵,由于发热盘与壶身下部开口内打胶水无压力连接,发热盘与底盖连接时被下拉受力,水壶长期使用时胶水因高温与低温不断变化而老化松动,产生漏水的质量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的设计者设计出了加热面为平面状的电加热装置,其平面状的加热面形成加热容器的底部,直接与水接触对其进行加热。因此,电加热装置和容器之间的密封性为体现电水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加热装置周缘顶面与该凸环底面之间设一密封圈,并于轴向上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在轴向上施加一个由下向上使密封圈压缩以达到密封的作用力。在煮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弹簧受水重力被压缩,造成密封不紧出现漏水情况,同时该结构的装配难度大,成本偏高。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连接牢固和密封效果好的发热元件的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一种发热元件密封结构的水壶,包括设置于水壶大身开口的发热元件、硅胶密封圈,及其底盖和把手,发热元件、硅胶密封圈与水壶大身构成可容纳液体的加热腔,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由发热盘和/或发热管装配而成,发热元件外围上设置有开口小内腔大的受压翻遍部,受压翻遍部内腔挤压硅胶密封圈上的受压部密封形成一个开口加热组件, 硅胶密封圈内侧和发热元件上部形成一个加热组件内壁;或者,硅胶密封圈与发热元件的外围固定连接或含注连接,硅胶密封圈内侧和发热元件上部形成一个加热组件内壁, 加热组件内壁与水壶大身开口的外壁紧贴密封连接,构成可容纳液体的加热腔。
所述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受压部、上围,上围高于发热元件上部,发热元件对应受压部设置有定位配合部受压翻遍部;或者,硅胶密封圈与发热元件外围上的内壁、外壁、上部或下部包裹固定连接或包裹含注连接;加热组件发热元件外围设置受压翻遍部,受压翻遍部开口槽内包容硅胶密封圈一端,硅胶密封圈另一端竖立在发热元件外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开口与大身开口外壁密封连接。
所述发热元件外围上设置有开口小内腔大密封受压翻遍部, 受压翻遍部设置开口和可容纳硅胶密封圈受压部的内腔;或者,发热元件外围上设置光滑面、翻遍、通孔、开叉位,通孔为圆孔、方孔,开叉位上下等大、上下大小不同,硅胶密封圈与发热元件外围上设置的光滑面、翻遍、通孔、开叉位包裹固定连接或包裹含注连接,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加热组件;硅胶密封圈受压部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被设置成开口向上的加热容器件。
所述受压翻遍部设置开口,开口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设置;所述硅胶密封圈呈开口结构,硅胶密封圈对应发热元件上方设置有受压部,该受压部包括一个以上的凸筋或凸缘;所述凸筋或凸缘环绕设置于硅胶密封圈的内壁,硅胶密封圈套设于发热元件上,且为密封连接;凸筋的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圆弧形状。
所述发热元件受压翻遍部内腔挤压硅胶密封圈受压部密封形成一个向上开口;所述发热元件受压翻遍部包裹硅胶密封圈受压部或硅胶密封圈受压部包裹受压翻遍部内外密封形成一个向上开口。
所述发热元件受压翻遍部内腔上部设置通孔排气密封;或者,发热元件外围上设置通孔、开叉位排气密封;所述发热元件受压翻遍部开口和内腔大致相同高低,开口前端受压向下挤压硅胶密封圈受压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毅蔚,未经张毅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湿式多盘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