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航天模型及其发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190.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懿德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00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航天 模型 及其 发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系统,尤其涉及航天模型的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还涉及具有该发射系统的智能航天模型。
背景技术
我是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航天模型组与机器人组的成员,在多年参加航天模型竞赛的经历中,我发现有许多的初学者在赛场上会因为心理紧张造成手忙脚乱,而在赛场上,一个细微的疏忽便会影响最终成绩。如果能有一套自动化的系统能使整套发射动作方便、快捷,那会给初学者带来许多益处。为此我对航天模型的发射系统产生了兴趣,通过翻阅有关航天模型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我发现目前航天模型发射的一般方法都是在人工组装好发射架后用点火控制器手动点燃模型火箭发动机后使火箭升空,而点火时的风速则会极大地影响模型火箭的飞行高度从而影响滞空时间,而这么重要的一点却经常被选手遗忘。所以,目前还没有能用于竞赛的,能自动行驶至安全半径、选择发射窗口、再实现发射架自动起竖、点火的发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的航天模型发射系统不能自动行驶至预设位置、选择发射窗口和自动起竖和点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用于控制具有航天模型本体和发射架的航天模型,该发射系统包括灰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控制器、驱动装置、转动装置和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灰度传感器感测场地的运动轨迹,传输感测到运动轨迹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感测场地的环境风速,传输感测到的风速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处理运动轨迹信号而行进控制信号,所述驱动装置接收该行进控制信号带动所述航天模型本体沿着场地的运动轨迹运动至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还接收风速传感器的风速信号,在该风速信号等于发射窗口时产生发射架控制信号,所述转动装置接收该控制信号而驱动发射架相对于航天模型本体转动,所述发射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触动所述点火装置而点火。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点火装置包括与火箭发动机连接的点火头、与点火头连接的电池组和两片铜片,所述发射架上设置有长螺杆,在发射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该长螺杆接触铜片而连通电池组和点火头而点火。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控制器的具有伺服电机的舵机和与发射架连接的支撑块,支撑块由所述舵机带动而带动所述发射架转动至预设角度。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支撑块是U形块,包括与所述舵机连接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相对两端的支撑臂,该两支撑臂分别与发射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用于控制具有航天模型本体和发射架的航天模型,该发射系统包括灰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控制器、驱动装置、转动装置和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灰度传感器感测场地的运动轨迹,传输感测到运动轨迹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感测场地的环境风速,传输感测到的风速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处理运动轨迹信号而行进控制信号,所述驱动装置接收该行进控制信号带动所述航天模型本体沿着场地的运动轨迹运动至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在航天模型本体运动至预设位置后产生发射架控制信号,所述转动装置接收该控制信号而驱动发射架相对于航天模型本体转动,所述控制器在发射架转动至预设角度后还接收风速传感器的风速信号,在该风速信号等于发射窗口时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点火的点火指令。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而转动发射架转动,所述控制器记录用于驱动步进电机转动的脉冲个数,根据脉冲个数、预设角度和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之间的关系而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由该触发信号控制而比较风速传感器感测的风速信号和发射窗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智能航天模型,该航天模型包括航天模型本体、发射架和前述任何一项所述的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灰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灰度传感器的运动轨迹信号而将航天模型本体运动至预设位置,通过转动装置使得发射架自动起竖,并在起竖后通过风速传感器感测的风速信号而选择发射窗口,在风速信号等于发射窗口时产生点火指令,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行驶至预设位置(比赛指定的位置)、选择发射窗口和自动起竖和点火,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航天模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着重示意发射架相对于航天模型本体转动以及长螺杆连接铜片;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航天模型发射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懿德,未经李懿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