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056.3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国;熊钊;郑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列 中心 汽车 制动 | ||
1.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包括缸体上部(①)、缸体下部(②)、左主缸(③)、右主缸(④)和传力机构(⑤),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力机构(⑤)设在缸体上部(①)内,将来自推杆及真空助力器的推力通过推杆(1)传递给左右并列的左主缸(③)和右主缸(④);所述的左主缸(③)和右主缸(④)结构基本相同,对称布置在缸体下部(②)的内部,将推杆(1)传递来的机械推力转变并放大为液压力,然后通过出油口经制动管路传输到各轮缸及车轮制动器;缸体上部(①)和缸体下部(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缸体上部(①)包括上缸体(10)、护罩(2)和挡圈(3),护罩(2)通过下端形成的卡扣固定在上缸体(10)的上端,传力机构(⑤)通过挡圈(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力机构(⑤)包括推杆(1)、顶板(4)、平衡板(5)、左压板(6)和右压板(25),推杆(1)下端与顶板(4)上表面接触连接,将制动真空助力器传来的力和位移通过推杆(1)传递给顶板(4);
顶板(4)下表面与平衡板(5)上端面接触连接,将传来的力和位移传递给平衡板(5);
平衡板(5)左右两个接触头分别与左压板(6)和右压板(25)的上端接触连接,将传来的力和位移传递给左右两压板(6、25),进而传递给左右两主缸(③、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接触连接处分别设有成对的球形凸起和凹槽,依次相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主缸(③)由左活塞(7)、左孔弹性挡圈(13)、左限位环(14)、左活塞副皮碗(15)、左挡圈(16)、左限位销(17)、左主皮碗(18)、左阀体部件(19)、左中心阀芯(20)、左弹簧座(21)、左中心阀簧(22)、左回位簧(23)和左弹簧限位座(24)等部件组成;
左活塞(7)上端与左压板(6)固定连接,左限位销(17)穿在左活塞(7)的长条孔中;左中心阀芯(20)置于左活塞(7)的底部孔中,上部与左限位销(17)相接触;
左阀体部件(19)安装在左活塞(7)的下端空腔内部,与左中心阀芯(20)之间形成阀口间隙;
左中心阀簧(22)的上端顶住左中心阀芯(20)下端的阶梯轴上,下端压于左弹簧座(21)的内表面;
左弹簧座(21)通过自身上端的卡扣固定在左活塞(7)下端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主缸(③)和右主缸(④)内部具有四个油腔,即左供油腔(A)、左工作腔(B)、右供油腔(D)、右工作腔(E);所述的左供油腔(A)和右供油腔(D)分别与左进油孔(G)、右进油孔(H)相连通,为左工作腔(B)和右工作腔(E)提供制动液的;所述的左工作腔(B)和右工作腔(E)分别和左出油孔(C)、右出油孔(F)相连通,当进行制动时产生液压,并通过左出油孔(C)和右出油孔(F)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列中心阀式汽车制动主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装入左活塞(7)内的左中心阀簧(22)、左中心阀芯(20)、左阀体部件(19)以及左活塞(7)下部的左弹簧座(21),在左活塞(7)的中心形成了一个阀门机构:在非工作的时候,阀门处于常开状态,使得左供油腔(A)和左工作腔(B)相连通;制动时,传力机构(⑤)推动左活塞(7)向前运动,使阀门关闭,产生液压;
左回位簧(23)位于左工作腔(B)内,上端顶着左活塞(7)下部的左弹簧座(21),下端压于左弹簧限位座(24)上,左弹簧限位座(24)置于左工作腔(B)的底部;
左孔用弹性挡圈(13)置于下缸体(12)的槽内,用于定位左限位环(14),从而固定左活塞(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