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051.4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毅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三元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在汽车发动机排气管路上的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三元催化器的芯体都是封装在壳体内不能取出,若用切割外壳方式取出芯体,因难以控制而极易切碎芯体而使芯体报废,并且恢复时对焊接的要求非常高而不容易复原到原状,从而导致在清洗三元催化器时因为隔着外壳,既不能较好地去除覆盖在芯体催化物上的附着物,也不能较好地疏通被堵塞的芯体内部通气管,导致清洗的成本高而效果差,严重影响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打开及闭合的、方便芯体取出和安装、方便清洗保养的汽车三元催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芯体和壳体,所述壳体由二个或者是三个构件连接与紧固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的空腔形状是曲面几何体,或者是多面体,或者是多面体与曲面几何体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的空腔形状的主体形状是圆柱体,圆柱体的两个端部是圆台体,圆台体小的端面分别朝向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或者是所述壳体内的空腔形状的主体形状是长方体,两个端部是梯形状多面体,梯形状多面体小的端面分别朝向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构件连接时的连接面是平面,或者是曲面,或者是曲面与平面的组合。
进一步地,各构件连接时的连接面是平面的连接面的交线,与壳体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方向轴线互呈垂直状,或者是与壳体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方向轴线互呈平行状,或者是与壳体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方向轴线互呈斜线状,或者是与壳体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方向轴线互呈垂直状、平行状、斜线状此三种状况中的任两种状况或者是三种状况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构件的形状是曲面几何体,或者是多面体,或者是多面体与曲面几何体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与紧固方式为日常常见的方法之中的一种或数种,比如螺纹连接中的螺栓连接,或者是螺柱连接,或者是紧固件-组合件连接,或者是螺钉连接等,或者是紧固带连接,或者是销连接,或者是构件内壁螺纹的旋扭连接,或者是构件内壁凹凸块的旋扭连接,或者是卡笋连接,或者是卡扣连接,或者是卡箍连接、或者是粘接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于提供能够方便多次开合的壳体,壳体及各构件形状可以按安装部位的空间和附加功能而多种多样,只要其能够连接紧固成一个三元催化器的壳体、内部空间能够放置一个芯体即可,芯体为市场上流通的三元催化器芯体,或者可以这样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即将现有的汽车三元催化器事先就解剖成二个或者是三个构件,以方便芯体的取出和安装,有效对其清洗,同时根据具体的连接和紧固方式增加相应的设计和部件。
优选地,壳体由两个构件连接,连接面为平面,连接面的交线与壳体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方向轴线互呈垂直状,壳体内的空腔形状的主体形状是圆柱体,圆柱体的两个端部是圆台体,圆台体小的端面分别朝向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壳体的形状与空腔形状相同,以螺栓紧固而成,如图1所示。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三元催化器,由于能够方便地取出和安装芯体,因此能够直接对芯体进行有效的清洗,从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少一倍以上。并且由于能够直接更换芯体,就可不必更换壳体和导气管,从而节省了费用、人工和材料,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芯体1、壳体2、壳体构件21、壳体构件22、壳体构件23、螺栓3、螺 母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毅,未经黄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