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间隙补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474.7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骆翔;陶薛磊;刘慧建;高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间隙 补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换挡间隙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汽车的各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以前的汽车外观到现在的操稳性能、舒适性能等,而且对各个所能接触到的功能部件的外观及性能也越来越挑剔,换挡机构作为在行驶过程中使用频繁的部件,出现问题所以很容易被发觉,由于工作频繁,不断的摩擦使得换挡机构中的换挡球头和球碗产生或多或少的间隙,这会引起换挡手柄的晃动,造成换挡不清晰,进而影响换挡的品质,从而影响顾客的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间隙补偿结构,解决现有换挡机构中换挡球头磨损后换挡手柄晃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挡间隙补偿结构,包括换挡杆、设置在换挡杆上的换挡球头,与换挡球头配合的球碗,所述的球碗包括外圈和与换挡球头贴合的弹性内圈,弹性内圈与外圈间形成圆形凹槽,所述外圈与弹性内圈间设置有一组用于挤压弹性内圈的弹簧片。
为进一步加强弹性内圈和换挡球头的贴合,所述圆形凹槽内还设置有橡胶衬垫。
为提高内圈的弹性变形量,使得弹性内圈和换挡球头的贴合,所述弹性内圈由一组弹性挡片合围而成,所述弹性挡片与换挡球头贴合的内壁为与换挡球头球面相适配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弹簧片为“V”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弹性内圈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换挡球头的贴合,保证换挡杆不会摆动,提高换挡的清晰度。所述橡胶衬垫进一步使得弹性内圈与换挡球头贴合。所述弹性内圈为一组弹性挡片,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变形更方便,使得弹性挡片与换挡球头的贴合度更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球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换挡间隙补偿结构,包括换挡杆1、设置在换挡杆1上的换挡球头2,与换挡球头2配合的球碗3,所述的球碗3包括外圈31和与换挡球头2贴合的弹性内圈32,弹性内圈32与外圈31间形成圆形凹槽4。所述弹性内圈32由一组弹性挡片7合围而成,所述弹性挡片7与换挡球头2贴合的内壁为与换挡球头2球面相适配的圆弧形。所述外圈31与弹性内圈32间设置有一组用于挤压弹性内圈32的弹簧片5,所述的弹簧片5为“V”字型结构。弹性内圈32在弹簧片5的作用下始终与换挡球头2贴合,防止弹性内圈32和换挡球头2间由于磨损产生间隙,从而导致换挡杆1晃动,影响换挡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弹性内圈32和换挡球头2的贴合,所述圆形凹槽4内还设置有橡胶衬垫6。
所述弹簧片5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箱四速升级五速控制机构
- 下一篇:轴间隙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