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制动控制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856.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权香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B60T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制动 控制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制动控制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手刹是汽车日常驾驶中必不可少的制动系统,手刹和常规液力制动分别工作于汽车行驶的不同阶段,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驻车及半坡起步等功能。在常规制动失效后,手刹作为车上独立的第二套制动系统仍然可以起到制动作用。
目前未装置驻车系统EPB和动态稳定系统ESP的车辆,当行车中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停车时,发现踏板失效或者故障,那么动态制动无法激活,驾驶员只能拉手刹使车轮抱死让车停下来。这个过程中车辆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侧向力变为零,车辆易发生甩尾,侧滑等危险事故。且制动效能受到限制,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停车而导致碰撞等安全事故,行车安全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制动控制装置及车辆,该动态制动控制装置能解决车辆行驶过程遭遇制动踏板失效只能拉手刹进行制动而至车辆发生甩尾、侧滑或者碰撞等危险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态制动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触发动态制动控制信号的制动控制器,所述制动控制器安装在车身总成上换档面板的一端;
用于在所述动态制动控制信号触发后,发出动态制动请求命令的驻车系统EPB,所述驻车系统EPB一端与所述制动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的制动系统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动态制动请求命令的动态稳定系统ESP,所述动态稳定系统ESP一端通过车身总线与所述驻车系统EP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驻车系统EPB包括:
用于发出所述动态制动请求命令及在所述动态制动请求命令停止发送时,用于模拟ABS制动算法的EPB控制器,所述EPB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
用于在所述EPB控制器进行模拟ABS动态制动算法时,驱动所述制动系统进行制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EPB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输出轴,当所述控制器打开时,所述EPB控制器驱动所述电机正转,通过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拉索拉起所述制动系统中的摩擦片,实现驻车制动,当所述控制器关闭时,所述EPB控制器驱动所述电机反转,通过所述拉索释放所述摩擦片,实现驻车释放。
优选地,所述动态稳定系统ESP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动态制动请求命令的ESP控制器,所述ESP控制器一端通过所述CAN总线与所述驻车系统EPB控制器连接;
用于在所述ESP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动态制动请求命令时,驱动所述制动系统进行制动的液压调节器,所述液压调节器一端与所述ESP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调节器另一端与所述制动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压调节器包括当所述动态稳定系统ESP进行制动时,对所述制动系统中的压力管路进行增压调节,实现制动;当所述动态稳定系统ESP完成制动需退出时,对所述压力管路进行泄压调节,实现退出的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设置在所述液压调节器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制动控制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动控制器一端的控制开关。
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制动控制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制动控制器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动态制动控 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制动控制装置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发现制动踏板失效时,只要拉起制动控制器上的控制开关,就能立即激活动态制动控制,从而能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因制动踏板失效而至车辆发生甩尾、侧滑或者碰撞的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制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车系统EP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稳定系统ESP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