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联体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149.8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李波;王克华;刘厚辉;高志利;刘铁湘;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0 | 分类号: | F16N13/00;F16N23/00;F16N29/02;F16N39/06;B22D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陈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坯连铸连轧 工艺 中的 联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设备,具体地指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联体泵。
背景技术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干油润滑是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润滑,机械设备就不能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尤其是连铸机导流段对干油润滑要求更高,它要求电动润滑泵打油压力高、流量大、能够远距离输脂、并且安全可靠。现有的电动润滑泵为进口的高压泵,具体结构参见图1,高压泵油桶1的入油口分别与高压泵球阀16和高压泵补脂过滤器19相连,其中,所述高压泵球阀16与补脂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高压泵油桶1的出油口与高压泵芯2的入油口相连,所述高压泵芯2的出油口通过高压泵高压管3与换向阀4的高压输入口相连,所述高压泵高压管3上分别设有高压泵出油过滤器20、用于检测高压泵高压管3中油压的高压泵压力继电器23、高压泵安全阀24、高压泵单向阀26和高压泵压力表30。所述高压泵油桶1的回油口通过高压泵低压管5与换向阀4的低压输出口相连,所述高压泵芯2的动力输入端与高压泵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高压泵电机6通过电开关与PLC7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高压泵压力继电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PLC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现有的连铸机导流段装置的润滑情况是:(1)导流段润滑点数量多,所有组合辊加在一起一共有580个润滑点,每个润滑点的润滑油量为1.5ml/次;(2)打油频率极高,打油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每隔5分种便打油一次循环,相当于一天有12个小时高压泵芯2都在运行,而每秒钟高压泵芯2做机械往复运动2次,一天则约为86000次;(3)配管长度很长,其中,电动润滑泵到导流段的水平距离约20米,从地面到导流一段的垂直高度达15米;(4)额定工作压力高,一般国内薄板坯连铸连轧厂采用双线干油集中润滑方式,设定的标准工作压力为20MPa。如此高强度地打油对于连铸机导流段电动润滑泵来说工作负荷过大,一般每过3个月左右,高压泵芯2便不堪重负,同时泵缸、柱塞等零件因过度磨损也不能达到工作要求,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影响导流段的稳定运行。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满足现场工况的前提下,延长电动润滑泵的工作寿命,降低导流段组合辊卡阻的风险,同时降低备件成本和维护成本。
目前国内有通过双列式电动润滑泵用以配置频率高、润滑点多、分布范围广的远距离输脂。但是此种电动润滑泵只是简单地将两台泵并联在一起,同启同停,且两台泵完全一样,没有优势互补,依然不能解决泵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故障少、成本低廉且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均有提高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联体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联体泵,包括高压泵油桶,所述高压泵油桶的出油口与高压泵芯的入油口相连,所述高压泵芯的出油口通过高压泵高压管与换向阀的高压输入口相连,所述高压泵油桶的回油口通过高压泵低压管与换向阀的低压输出口相连,所述高压泵芯的动力输入端与高压泵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高压泵电机通过电开关与PLC的信号输出端相连,还包括低压泵油桶,所述低压泵油桶的出油口与低压泵芯的入油口相连,所述低压泵芯的出油口通过低压泵高压管与第一三通管的一个通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通路分别与高压泵高压管和换向阀的高压输入口相连,所述低压泵油桶的回油口通过低压泵低压管与第二三通管的一个通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两个通路分别与高压泵低压管和换向阀的低压输出口相连,所述低压泵芯的动力输入端与低压泵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泵电机通过电开关与PLC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和换向阀的高压输入口之间设有用于检测高压管油压的出油口压力继电器,所述出油口压力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压泵油桶的入油口与高压泵球阀相连,所述低压泵油桶的入油口与低压泵球阀相连,所述高压泵球阀和低压泵球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管的两个通路相连,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另一通路与补脂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泵油桶的入油口与高压泵球阀之间设有高压泵补脂过滤器,所述高压泵高压管上设有高压泵出油过滤器;所述低压泵油桶的入油口与低压泵球阀之间设有低压泵补脂过滤器,所述低压泵高压管上设有低压泵出油过滤器。
再进一部地,所述高压泵高压管上设有用于检测其中油压的高压泵压力继电器,所述高压泵压力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泵高压管和低压泵高压管上分别设有高压泵安全阀和低压泵安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