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互补传输门和MOS电容器构成的像素单元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665.0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平;李明;刘宇佳;刘彐娇;史景祎;赵瑜;刘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补 传输 mos 电容器 构成 像素 单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微电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属于硅基液晶显示器像素单元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单晶硅平面器件制造技术与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技术相融合,产生出硅基液晶显示器,简称硅基液晶(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显示技术,该显示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反射式LCD显示器件,它首先在单晶硅片上运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制作LCOS驱动硅基板,然后镀上表面光洁的金属层当作反射镜,最后将LCOS驱动硅基板与含有透明电极之上玻璃基板贴合,并灌入液晶材料形成反射式液晶屏,通过调制LCOS驱动硅基板上每个像素电极对入射光的反射程度实现(灰度)图像显示。
通常,LCOS像素单元电路由1个N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晶体管和1个电容器串联构成(R.Ishii, S.Katayama, H.Oka, S.yamazaki, S.lino“U. Efron, I. David, V. Sinelnikov, B. Apter“A CMOS/LCOS Image Transceiver Chip for Smart Goggle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4卷,第2期,2004年2月,P269),其中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行扫描器寻址信号输出端。但是,单个NMOS晶体管在传输高电平时不仅存在阈值电压损失,而且传输过程的瞬态特性也不理想(陈贵灿等编著,《CMOS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9,P110)。因此如何减小晶体管的开态电阻,增大存贮电容器的单位电容值,是目前LCOS显示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减小晶体管的开态电阻及增大存贮电容器单位电容值的问题,提供一种由互补传输门和MOS电容器构成的像素单元电路,该电路由互补传输门构成开态电阻较小的开关控制功能部件,实现对MOS电容器的低损耗传输电荷,且MOS电容器由NMOS型电容器和PMOS型电容器充当,做到完全与常规CMOS半导体芯片生产工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由互补传输门和MOS电容器构成的像素单元电路,主要由1个PMOS晶体管(8)、1个NMOS晶体管(19)、1个PMOS型电容器(13)和一个NMOS型电容器(26)组成;其中,PMOS晶体管(8)和NMOS晶体管(19)以电学并联关系形成互补传输门(28),PMOS型电容器(13)和NMOS型电容器(26)以并联关系形成MOS电容器(27),互补传输门(28)再与MOS电容器(27)形成串联。
所述PMOS型电容器(13)中,PMOS型电容器的源极(9)、PMOS型电容器的漏极(11)和PMOS型电容器的背电极(10)相互连通,且连接到所述电源线(4);
所述NMOS型电容器(26)中,NMOS型电容器的源极(22)、NMOS型电容器的背电极(23)和NMOS型电容器的漏极(24)相互连通,且连接到所述地线(15);
所述的互补传输门(28)中,PMOS晶体管的栅极(5)接反相电压扫描线(2),PMOS晶体管的背电极(6)与电源线(4)连通;
所述的互补传输门(28)中,NMOS晶体管的栅极(18)接正相电压扫描线(14),NMOS晶体管的背电极(17)与地线(15)连通;
所述的互补传输门(28)中,数据输入线(1)把PMOS晶体管的源极(3)和NMOS晶体管的源极(16)连通,PMOS晶体管的漏极(7)和NMOS晶体管的漏极(20)连通且连接到输出电极线(21);
所述的MOS电容器(27)中,PMOS型电容器的栅极(12)与NMOS型电容器的栅极(25)连通且连接到输出电极线(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
- 下一篇:远程控制装置的LED全彩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