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899.6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阎长江;蒋晓纬;姜晓辉;谢振宇;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7/12;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阵列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显示器。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底栅型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形成于衬底基板10上的栅极60、栅极绝缘层70、源极20、漏极30、半导体有源层40和保护层90。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还包括钝化层50和像素电极80。底栅型的薄膜晶体管栅极60可以阻挡背光源的光照,避免半导体有源层40受背光源的光照而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该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为了避免外界环境中水及氧气等对半导体有源层40的影响,在半导体有源层40的上方设置了一层保护层90,保护层90可以避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层40受外界水及氧气的影响,而该结构中的保护层90多为非金属,会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图2为现有技术的顶栅型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形成于衬底基板100上的漏极200、源极300、有源层400、栅极绝缘层500、栅极600。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Array)还包含钝化层700和像素电极800。在图2所示的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中,栅极600可以阻挡外界光照对半导体有源层400的影响,漏极200与源极300之间断开,背光源的光可以穿过透明的衬底基板100照射到半导体有源层400,而半导体有源层400与漏极200相接触,同时半导体有源层400与源极300相接触,半导体有源层400受到光照后会将漏极200和源极300导通,从而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容易受到背光源影响而产生漏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可以避免半导体有源层受到光照影响而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源极和漏极、半导体有源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该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将源极与漏极阻断,并且该遮光板位于半导体有源层入射光侧,用于阻挡入射光对半导体有源层的照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所述的薄膜晶体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包括所述的阵列基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器,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源极和漏极、半导体有源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该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将源极与漏极阻断,并且该遮光板位于半导体有源层入射光侧,用于阻挡入射光对半导体有源层的照射,从而可以避免半导体有源层受到光照影响而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的问题,有效的实现了高稳定的薄膜晶体管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底栅型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顶栅型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器,用以避免半导体有源层受到光照影响而导致薄膜晶体管产生漏电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源极和漏极、半导体有源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该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源极与漏极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将源极与漏极阻断,该遮光板位于半导体有源层入射光侧,阻挡入射光对半导体有源层的照射。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底”、“顶”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