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585.1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留成;石刚;李武斌;张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控制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可以涉及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集成式车身控制方案不但使整车布线简单,故障率低,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集成式车身控制方案已成为当前车身控制系统的一个趋势。
当前,集成式车身控制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即车身控制模块(BCM:Body Controller Module)的功能集成度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中控门锁控制、四门电动玻璃升降控制、内部灯光控制、外部灯光控制、前后雨刮洗涤控制等车辆使用时所涉及的常规控制功能,同时,车身控制模块还可以集成遥控门禁系统(RKE:Remote Keyless Entry)、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IMMO)以及整车网关等功能。
随着BCM集成度的逐渐增强,功能越来越强大,尺寸也越来越大。在整车设计开发前期,BCM的布置位置将是个突出难点,而对布置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就是射频信号(RF)的接收性能。
由于现有技术中,BCM本身集成了RF接收功能器件,因此,若设计开发前期BCM布置位置不恰当,将严重影响RF接收性能,后期需要进一步调整布置位置时,涉及车身钣金或安装支架等更改。若调整位置仍不能满足性能要求,需要增加昂贵的外部天线。这样,不但影响项目开发周期,还势必引起整车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不但能避免对车身控制模块设置位置的苛刻要求,有效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车型平台化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包括:
用于实现车辆所属器件集成式控制的车身控制模块;
用于接收车辆所属器件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发送至所述车身控制模块的射频信号接收器,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分离设置。
优选的,射频接收器设置于车辆驾驶室顶棚前部。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通过速率为500千比特率或125千比特率的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与车辆中设置的器件通讯。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通过速率为9.6千比特率的本地互联网络与防盗基站通讯;
所述车身控制模块通过速率为19.2千比特率的本地互联网络与车辆中设置的器件通讯。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器接收的、由车辆中所设置的胎压监测传感器所发出的射频信号,对车辆轮胎进行监测的胎压监测单元。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器接收的、由车辆所属遥控钥匙所发出的射频信号,执行相应操作动作的遥控钥匙信号处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对车辆故障进行诊断的故障诊断单元;
用于根据监测到的蓄电池电压信息,进行电源管理的电源管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系统还包括:
用于显示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和/或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信息的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系统。
系统,所述车辆中,还设置有胎压监测传感器;
所述胎压监测传感器通过发送射频信号,与车身控制系统进行通讯。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通过设置用于实现车辆所属器件集成式控制的车身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所属器件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发送至所述车身控制模块的射频信号接收器,所述射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分离设置,从而不但能避免对车身控制模块设置位置的苛刻要求,有效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车型平台化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接收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索道吊椅自动循环装置
- 下一篇:缆线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