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锰后处理湿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302.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陈天贵;刘正权;刘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贵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C25C1/10;C25C3/30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65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锰 处理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电解锰后处理湿剥生产线。
技术背景
电解锰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化合(浸出)、净化、电解和电解锰后处理四个阶段。电解锰后处理是指电解后处理电解金属锰成品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钝化、水洗、烘干、剥落、包装以及极板处理等步骤。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手段简单,阴极板处理的时候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本申请发明人陈天贵等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解金属锰生产设备的研究,已经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多项专利,包括剥离机专利(专利号2012100533736)、洗板机专利(专利号2012202562194)、排板机专利(申请号2012104147434)和转向对接机专利(申请号2013200055950)。为了解决电解锰剥离工艺相对复杂且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需要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设计生产线。申请号为2012102768793,名称为“电解锰自动化剥离生产线”发明专利:其进板装置经链条将积锰阴极板送入烘干箱内烘干后再送至输板装置,积锰阴极板经输板装置冷却后自动受控经进板机构进入剥锰机,剥锰机剥离积锰层,无锰阴极板自动从剥锰机进入出板机构,经推板机构和翻板机构送入酸洗池酸洗,再由翻板机构和链条将阴极板依次送入超声波清洗池和冲洗池清洗,阴极板清洗干净后送上出板架。这种电解锰自动化剥离生产线的缺点是:(1)由于对积锰阴极板脱硫、烘干之后剥离,所以在剥离时粉尘大,污染大,能耗大。(2)由于对积锰阴极板烘干后剥离,在自动化设备周围沉积大量金属锰粉尘,导致辞设备磨损严重,从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机械维修成本。(3)未洗刷掉的硫块在干剥过程中会掉入产品中,从而增加产品的含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解锰自动化生产线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锰后处理湿剥生产线,在对积锰阴极板脱硫之后马上剥离,无粉尘,剥离下来的锰片由一台小功率远红外线烤箱烘干即可,具有节能省电,粉尘少,环保,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一种电解锰后处理湿剥生产线,依次由排板机、脱硫机、剥离机、转向对接机和洗板机五个功能模块首尾串联而成,五个功能模块具有宽度相同的极板通道,极板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极板移动装置;五个功能模块采用同步传动机构进行传动,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转向对接机(12)设置在剥离机与洗板机之间;相邻模块之间设置有极板转移装置;剥离机和转向对接机的下方设置有将锰片输送到烤箱内的极板输送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烤箱包括机箱,机箱上设置有进料斗、出料斗和排湿口,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中、下三组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每组主动组件与从动组件之间设置有链板,每层链板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加热管,相邻两层链板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两链板之间设置有导料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组主动组件包括一根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上安装有传动链轮,机箱上安装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链轮,输出链轮与上、中、下三个传动链轮之间采用一根传动链条连接传动,输出链轮、上传动链轮与下传动链轮呈三角形排列,且三者位于传动链条的内侧,中传动链轮处于上传动链轮和上传动链轮的中间并位于传动链条的外侧,上、下相邻两传动链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汽口安装有抽湿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斗上设置有限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极板从排板机经脱硫机后直接进入剥离机进行剥离,此时由于阴极板处于湿润状态,所以在对阴极板进行剥离时不会出现粉尘,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达到环保的效果,节能省电,环保,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外,从剥离机和转向对接机剥离出来的由锰片输送系统输送到烤箱进行烘烤,只需要一台小功率烤箱烘干即可,具有节能省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式离合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板机和剥离机的提升链条及张力保护装置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张力保护装置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中生产线流程示意图;
图7为烤箱的主视图;
图8为烤箱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贵,未经陈天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
- 下一篇:离子膜电解槽的氯氢压差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