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740.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芮宏斌;那顺;吴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履带式 机器人 越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如台阶、坑洼路、障碍物等,使车辆的行驶变得困难和不便,甚至引发事故。因此,设计具有越障功能的行走装置变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提高机器人在不平整路面的行驶能力,提高通过性,减少行驶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厢上的后轮和前轮,在车厢内腔中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转动轴伸出车厢两侧并且分别与一个转杆固定连接,每个转杆的末端安装有一越障轮,每侧的后轮、前轮和越障轮设置有共同的一条履带,构成两组履带轮式越障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动力装置的结构是,包括电机和两个变速马达,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动力装置的转动轴上的大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两个变速马达分别安装有一组带轮,每个带轮通过一个V带与一侧前轮的轮轴传动连接。
两组履带轮式越障单元的越障轮之间连接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道路无障碍物时,越障机构以车厢上两对固定安装的后轮和前轮行进;在道路出现障碍物时,车厢以越障轮和后轮行走、爬坡。当左、右变速马达转速相同时,机器可直线行驶;当马达转速不同时可实现差速转向,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使转杆运动,实现越障轮与两前轮的工作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未遇障碍物时越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未遇障碍物时的车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遇障碍物时的越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轮,2.前轮,3.转杆,4.越障轮,5.连杆,6.履带,7.车厢,8.动力装置,9.小齿轮,10.电机,11.带轮,12.V带,13.变速马达,14.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厢上的后轮1和前轮2,在车厢7内腔中设置有动力装置8,动力装置8的转动轴伸出车厢两侧并且分别与一个转杆3固定连接,每个转杆3的末端安装有一越障轮4,每侧的后轮1、前轮2和越障轮4设置有共同的一条履带6,构成两组履带轮式越障单元,两个单元的越障轮4之间连接有连杆5,便于同步转动。
参照图2、图3,动力装置8的结构是,包括电机10和两个变速马达13(左、右变速马达13),电机10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小齿轮9,小齿轮9与动力装置8的转动轴上的大齿轮14啮合传动连接;两个变速马达13分别安装有一组带轮11,每个带轮11通过一个V带12与一侧前轮2的轮轴传动连接。
如图1、图内、图3所示,在道路无障碍物时,左、右变速马达13提供动力,通过带轮11及V带12将动力传动至两个前轮2,以驱动车体行驶,当左、右变速马达13转速相同时,机器人直线行驶;当左、右变速马达13转速不同时可实现差速转向。
如图4所示,在道路出现障碍物时,电机10的动力通过小齿轮9与大齿轮14传递后使转杆3转动,转杆3运动使得越障轮4向前下方移动,搭在障碍物前面,使车厢7以越障轮4及后轮1行走和爬坡,跨过障碍物,或登上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