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7877.8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子 |
主分类号: | B60T1/10 | 分类号: | B60T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交通工具 制动 能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放能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力车、船等,制动时都是利用刹车片与车轮摩擦而达到制动目的的,其是将动能转变为热能,热量在散发至空气中,所以该热量无法回收利用,这造成了人力动能的一种浪费,这样变向的浪费了能源,不利于环境保护;另外,人力车、船等开始启动时,一般都需要给予较大的动力,需要消耗驾驶人员过多的体力。而且在刹车过车中刹车片与车轮摩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磨损刹车皮,造成机械使用寿命缩短,后续维护麻烦,增加了生产成。如何使人力车、船等,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作为人力车、船等器械下次启动时的动力,这是值得人们探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安全、有效将人力车、船等制动时的动能储存起来,作为下一次启动时动能的制动储放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包括动力输出轴和车体支架,所述的车体支架上设有安装储放能机构的支承轴,所述的储放能机构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支承轴上的驱动锥形齿轮和与驱动锥形齿轮联动的储能卷簧,储能卷簧的外端与车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至少一个与第一齿轮联动的传能锥形齿轮;所述的车体支架上还设有至少一制动杠杆,制动杠杆中部与车体支架铰接,制动杠杆的后端连接手制动拉线,制动杠杆上设有纵向轴,纵向轴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锥形齿轮和主动锥形齿轮;牵拉手制动拉线使制动杠杆旋转并带动主动锥形齿轮与传能锥形齿轮啮合及从动锥形齿轮与驱动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的制动杠杆还设有回位扭簧,在支承轴上设有放能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放能齿轮与支承轴之间设有棘轮。
上述的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所述的储能卷簧的内圈与支承轴之间设有弹性止转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所述的弹性止转结构由至少一组钢球或辊柱和弹簧构成,弹簧设置在支承轴径向的盲孔内,钢球或辊柱设置在储能卷簧的内圈和弹簧之间,在储能卷簧的内圈设有与钢球或辊柱外表面相适应的凹部。
上述的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所述的储放能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支承轴上的驱动锥形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锥形齿轮外侧并与其联动的储能卷簧;所述的第一齿轮两侧分别设有传能锥形齿轮;所述的车体支架上还设有两条制动杠杆,两条制动杠杆的中部分别与车体支架铰接,两条制动杠杆的后端通过铰轴铰接并与手制动拉线连接,两条制动杠杆上分别设有纵向轴,各纵向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锥形齿轮和主动锥形齿轮;牵拉手制动拉线使制动杠杆旋转并带动从动锥形齿轮与同侧的驱动锥形齿轮啮合及主动锥形齿轮与同侧的传能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的制动杠杆还设有回位扭簧,该回位扭簧套设在铰轴外围,回位扭簧的两端抵压两边的制动杠杆。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所述的制动杠杆为曲尺形。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人力交通工具制动储放能量机构,所述的弹性止转结构由至少三至六组钢球或辊柱和弹簧构成,钢球或辊柱沿支承轴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制动时通过储能卷簧将车辆的动能储存起来,松开制动把手时被储存的动能又立即处于释放状态,帮助车辆重新提速,使驾驶者不会因为怕浪费自己的体力而舍不得拉动刹车的把手,导致不安全,因而比起传统的人力车、船等除了更省力,更安全。
2、为避免在储能弹簧能量全部被充满的情况下,人力车、船仍未能完全制动,才会少量使用橡胶,可减少工业橡胶的使用,从而减少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1中储能卷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动力输出轴1,车体支架2,支承轴3,盲孔3a,驱动锥形齿轮4,储能卷簧5,第一齿轮6,传能锥形齿轮7,制动杠杆8,手制动拉线9,纵向轴10,从动锥形齿轮11,主动锥形齿轮12,回位扭簧13,放能齿轮14,棘轮15,辊柱16,弹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限制,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子,未经黄东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7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放置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飞盘状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