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670.9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鸿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中的 编码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的发动机,其精确性很高。伺服电机的种类很多,而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交流伺服系统已经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口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的正弦波电机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的交流永磁伺服电机上通常安装有用于测速的编码器,以方便电机转速的控制。而编码器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如何直接影响着编码器的检测精度。现有技术中的编码器固定通常采用如下方案:编码器通常包括编码器转子和编码器定子,编码器转子安装于电机芯轴上,编码器定子通过两半圆环压紧锁固于电机端盖上,具体来讲,编码器定子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一环形槽,两个半圆环的内壁面上具有嵌接于环形槽内的压条,半圆环上设计有通孔,半圆环通过螺钉固定于电机端盖上。
但是,上述方案中的两个半圆环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关系,装配时需先将两者分别嵌于编码器定子上的环形槽内,然后再将半圆环固定于电机端盖上,在此过程中,两个半圆环容易因重力、振动或晃动等原因从环形槽内松脱出来,从而使编码器的固定较为不便,装配效率较低,提高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及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机前端盖和电机后端盖,所述电机转子设置于电机定子内,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前端穿过所述电机前端盖,所述芯轴的后端穿过所述电机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固定结构包括压块、卡环一和卡环二,所述编码器转子通过压块固定于所述芯轴的后端面上,所述编码器定子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卡环一和卡环二均呈半圆环状且均嵌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卡环一的内端与卡环二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卡环一的外端与卡环二的外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卡环一和卡环二均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电机后端盖上。
其工作原理如下:编码器装配时,先将编码器转子通过压块固定于芯轴的后端面上,然后将卡环一和卡环二分别嵌接于编码器定子的环形凹槽内,并使卡环一的外端与卡环二的外端相连,由于卡环一的内端与卡环二的内端是相互铰接的,此时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且紧紧地套设于编码器定子上,从而使操作者在将卡环一、卡环二固定于电机后端盖这一过程中,卡环一和卡环二不会因重力、振动或晃动等因素而脱落,方便编码器的固定,提高编码器的装配效率;而卡环一和卡环二两者相互铰接,在两者配合时只需要使两者的外端相连接即可,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装配速度,即提高编码器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卡环一的外端固设有一个卡块,所述卡环二的外端开设有一个插槽,所述卡块插接于该插槽内。卡环一的外端能够通过卡块与卡环二外端处的插槽配合,使两者形成一个圆环嵌接于编码器定子的环形凹槽内,操作方便快捷,但相对来说,其连接稳定性不是特别好。
在上述的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卡环一的外端固设有一个搭钩,所述卡环二的外端固设有一个能够与所述搭钩相扣接的搭扣。卡环一的外端通过搭钩与卡环二上的搭扣相扣接,在装配时与卡接方案相比,略显繁琐,但方案的连接稳定性较高。
在上述的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卡环一和卡环二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电机后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与该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一螺钉相连接。卡环一、卡环二通过螺钉与电机后端盖螺纹连接,连接稳定性较好,但操作略显繁琐。
在上述的一种伺服电机中的编码器固定结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卡环一和卡环二上均固设有卡钩,所述电机后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卡钩相卡接的卡槽。卡环一和卡环二卡接于电机后端后上,装配较为方便,但同时连接稳定性不如螺纹连接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鸿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鸿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