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执行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448.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岩;李峰;黎玉飞;刘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02 | 分类号: | F1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骥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2 | 代理人: | 唐晓峰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执行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传动领域,特别涉及气动执行元件。
背景技术
气动执行元件是气压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生产及加工领域。在气压传动系统中,气动执行元件还可用于对球阀、碟阀、旋塞阀等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现有的拨叉式气动执行元件的执行过程是,由气压推动活塞及活塞杆做直线运动,活塞杆带动拨叉转动,将直线运动转化为轴线转动。为使拨叉式气动元件可旋转输出90°扭矩,相应的直线行程就将需要较大的行程距离,从而需要占用较大的安置空间。由此可知,现有的拨叉结构执行元件其占用空间较大,在空间狭小或有限制要求时,将无法使用,从而使气动执行元件的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动执行元件,其元件通过螺旋副导向机构,缩短了导向距离,节约了传动空间。从而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气动执行元件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气动执行元件,包括:缸体1、活塞2及活塞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套管4,所述传动套管4的内管径与所述活塞杆3的伸出端外径相应,套装于所述活塞杆3的伸出端外侧,与所述缸体1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的伸出端设有:螺旋形沟槽31;所述传动套管4的内管径向固定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的导向端外径与所述螺旋形沟槽31的槽宽相应,装配于所述螺旋形沟槽31中,使所述活塞杆3的伸出端从所述缸体1中伸出时,所述导向杆5在所述螺旋形沟槽31的推动下,带动所述传动套管4围绕所述活塞杆3的伸出端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整螺柱6,所述调整螺柱6从缸体1的一侧穿入,并与所述缸体1活动连接,所述调整螺柱6的穿入端位于所述活塞2的进气侧,在所述活塞2的初始位置与所述活塞2的端面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套管7,所述底座套管7的内孔与所述传动套管4的外径相应,所述底座套管7的一端与所述缸体1固定连接,内孔与所述传动套管4的自由端外径活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法兰盘8,所述法兰盘8与所述底座套管7的外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形沟槽31为多个螺旋形沟槽,所述多个螺旋形沟槽沿所述的活塞杆3的伸出端外圆对称或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形沟槽31的底部为硬化处理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向杆5的导向端的端面为高强度硬质合金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盖9,所述限位盖9固定于所述导向杆5与所述传动套管4连接端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贯穿于活塞的进气腔与出气腔,两端与所述缸体1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点:
1、螺旋式气动执行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行程短的优点。
2、活塞杆只受轴线方向的拉、压应力,没有侧向力的施加可以改善活塞杆的受力情况。
3、活塞杆螺旋槽表面及滚轴圆柱面经过强化处理,接触表面强度得到大大提高。
4、滚轴在活塞杆及传动轴内可绕其轴线自转,此结构使得滚轴与螺旋槽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执行元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执行元件中传动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缸体、2-活塞、3-活塞杆、31-螺旋形沟槽、32-伸出端、4-传动套管、41-内管径、42-传动端、5-导向杆、51-固定端、52-导向端、6-调整螺柱、7-底座套管、71-底座套管的内孔、72-底座套管的一端、73-螺栓、8-法兰盘、9-限位盖、10-固定杆、11-缸盖、12-隔板、121-隔板的一侧、1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再充电蓄电池的活性材料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