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船舶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072.6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寿;谢应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顾王建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船舶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船舶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舵是船舶操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航向控制是指通过操纵舵机,使船舶首向角跟踪设定航向,船舶操纵具有非线性慢时特性,船舶运动还受到各种随机干扰(如风、浪、流)的影响。现代自动舵要求能够实现精确的航向控制。
自动舵内部涉及到多个功能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需要连接到船舶设备网络,现有船舶自动舵在数据通信以实现全船网络网络互连和数据共享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数据总线方式,数据总线读写方式是一种数据空间读写访问的数据交换方式,信息传送石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来完成的,这种方式传递速率高,但其性能受限于单板电路。
第二种是IO端口方式,IO端口可以有串行和并行两种方式,自动舵内部功能单元之间使用IO端口交换数据,受限于通信的速率和通信线的距离,不能实现复杂的软件通信协议,另外IO端口方式基本无法实现外部联网,目前有些机械式的自动舵广泛采用此方式。
第三种是其他总线,目前实用的自动舵内部广泛使用RS422/RS232/RS485等系列的总线,RS422/RS585限于单主从方式,多主从的总线数据冲突和碰撞侦测无法实现,其他的总线方式受限于点对点的通信,根本无法实现内部多个功能单元的联网通信。
故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智能船舶自动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全船网络互连、数据共享的船舶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船舶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AN控制单元、与CAN控制单元连接的CAN总收发器、连接在CAN总收发器上的若干CAN分收发器、连接在对应的CAN分收发器上的若干智能节点,各智能节点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CAN总收发器终端与若干CAN分收发器之间并联有两个电阻;所述CAN总收发器包括:CAN核、消息RAM、消息处理状态机、以及模块接口;所述CAN分收发器有四个,分别为:CAN收发器一、CAN收发器二、CAN收发器三、以及CAN收发器四;所述智能节点也有四个,分别为:智能节点一、智能节点二、智能节点三、以及,且CAN收发器一与智能节点一连接、CAN收发器二与智能节点二连接、CAN收发器三与智能节点三连接、CAN收发器四与智能节点四连接;所述智能节点一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串口信号交换,所述智能节点二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开关量信号交换,所述智能节点三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舵角信息交换,所述智能节点四连接显示部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开关量信号包括装载情况信号、海况信号、工作模式转换信号以及泵组选择信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舵角信息包括舵角指令以及反馈舵角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CAN总收发器分散成若干CAN分收发器,每个CAN分收发器再通过智能节点单独输入和输出船舶信息,实现全船网络互连、数据共享,且在CAN总收发器终端与若干CAN分收发器之间连接有电阻,为了实现阻抗匹配,保证驱动能力,且可以防止信号反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油口盖开启手柄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船舶自动操舵仪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局域控制网)总收发器通信与控制的自动操舵仪的驾驶功能,实现全船网络互连、数据共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船舶的罗经、GPS、计程仪、VDR(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显示部件等设备节点挂接在CAN总收发器上,将数据发送CAN控制单元10,需求信息的部件通过设置标识符读取CAN控制单元10上信息,实现了数据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