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707.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邓传东;张仁友;刘小军;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14 | 分类号: | D06B23/1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4400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胶 短纤维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胶短纤维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设备。
背景技术
给纤槽属于粘胶短纤维后处理设备,用于将切断机切断的粘胶短纤维经分配器铺成均匀的纤维层,输送给长网精练机。在蒸汽的作用下,纤维中的二硫化碳蒸发,并达到使纤维开松的目的。给纤槽铺毛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道工序中高压轧车轧干纤维的效果,进而影响烘燥设备蒸汽的消耗量。
设备运行时,从切断机切断的粘胶短纤维在水流的带动下,经输毛管道进入给纤槽纤维分配器上,由电动机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带动分配器往复摆动,将纤维均匀地在槽内铺开,铺设在槽体底部的蒸汽喷管喷出的蒸汽将纤维开松并排出残存在纤维中二硫化碳,有利于后续脱硫、漂白、水洗、以及上油工序的完成。
201220643434.X,发明名称为“适用于粘胶短纤后处理设备的给纤槽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粘胶短纤后处理设备的给纤槽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上方的排汽罩、设置在槽体内腔中的与进料口相连通的纤维分配槽、安装在机架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的传动装置,在槽体顶部远离蒸汽加热装置一侧设置有纤维汇集槽,纤维汇集槽的进料口设置在侧上部,出料口与纤维分配槽的进料端相连通;在位于纤维汇集槽所处位置下方的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溢流冲洗槽,且溢流槽的槽板呈锯齿形结构;在溢流冲洗槽与蒸汽加热装置之间的槽体底部斜面上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呈双弧形。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1、给纤槽的蒸汽加热装置不适用于宽幅高产量的生产,无法满足年产10万吨粘胶生产线的需求。
2、给纤槽出口输送装置的水位过深单位面积内纤维含水较多,纤维铺毛效果不加,水位过浅纤维含水较少也不利纤维流动。该专利给纤槽的输送装置缺少水深调节装置,无法根据不同工艺需求任意调节水深,对工艺的掌控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幅宽、高产量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对给纤槽的蒸汽加热装置和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可有效开松纤维,使纤维铺毯更加均匀,并保证纤维顺利上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的给纤槽,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加热装置上方的排汽罩、安装在机架下方的用于驱动纤维分配槽的传动装置,与给纤槽出口相连接的纤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幅宽为4米,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是指:给纤槽的槽体底部均匀排列12根带有小孔的蒸汽喷管。
所述的蒸汽喷管上的开孔与水平呈30~60度平角。
所述槽体的幅宽为4米,满足年产10万吨粘胶生产线需求。
所述蒸汽喷管的间距为 200mm,能很好的使纤维层漂浮在水面上。
所述的蒸汽喷管上小孔的孔间距为50~55mm,孔间距过大,纤维开松不均匀;孔间距过小,需要增加蒸汽量,增加能耗。50~55mm的孔间距可使喷射蒸汽完全覆盖纤维层底部,使纤维完全开松,达到最佳效果。
所述的蒸汽喷管的内径为50mm,在保证纤维开松效果的同时,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上的小孔为交叉排列,有利于缩短孔距,使纤维得到充分开松。
所述的不同蒸汽喷管上的相邻小孔的孔间距为25mm,更加充分的对纤维进行冲打开松。
所述小孔的孔径为Φ1~3mm,孔径过大会增大蒸汽消耗,造成纤维绞缠从而降低开松效果,并影响纤维层铺设效果;孔径过小会影响蒸汽冲打纤维层力。
所述的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有水位调节器。
所述的水位调节器包括滑板、支架、螺杆、两块带有螺孔的定位板,所述的支架设置在精炼机的长网上,支架的一端安装有滑板,支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给纤槽出口的输送板上,便于支架在长网上活动,所述的螺杆以横穿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带有螺孔的定位板分别安装在给纤槽输送装置的两侧,螺杆从螺孔处穿出,便于从外部旋转螺杆来调节支架在长网上的位置,从而带动滑板在精炼机长网上作前后运动。
工作中,给纤槽中的纤维与输毛水经输送板进入水位调节装置,通过水位调节器上的滑板送往精炼机的长网,输毛水从长网下方溢出,从而,滑板与长网的交界面即为水面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滑板在长网上的位置实现了任意调节给纤槽的水位。
所述支架的幅宽比给纤槽输送板的幅宽宽,使螺杆的调节工作在纤维的外部完成,不影响纤维输送,同时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