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触点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242.8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登峰;孟凡坡;严曰;张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28 | 分类号: | H01R39/28;H01R39/4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李雪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触点 结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开关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喇叭触点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喇叭触点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喇叭是汽车的音响信号装置。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和规定发出必需的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车辆注意,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还用于催行与传递信号。
目前汽车上广泛使用的转向盘,喇叭触点大都采用触点与导电滑环滑动摩擦接触,并且由于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接触力不可调,当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接触力偏大时,触点易磨损甚至磨穿,导电失效,并且转向盘转动时会发出异响;触点与导电滑环的接触力偏小时,两者接触不良,导致喇叭不响,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非滑动摩擦式的,并且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接触力可以调节的喇叭触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喇叭触点结构,该喇叭触点结构的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的接触力可以调节,并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为非滑动摩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的喇叭触点结构的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的接触力可以调节,并且触点与导电滑环之间为非滑动摩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触点结构,包括导电棒和与所述导电棒的下部末端接触并且能够相对滑动的导电滑环,其中,所述导电棒的下端设置有能够自由导电滚珠并通过该导电滚珠与所述导电滑环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喇叭触点结构还包括套设在导电棒上的弹性件以及套设在导电棒和弹性件上的能够与所述导电棒相对滑动的套管,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套管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导电棒固定,所述套管的下端可滑动地穿过方向盘骨架,所述套管的穿过所述方向盘骨架的部分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套管通过所述定位件止挡于所述方向盘骨架。
具体地,所述套管的上部具有能够止挡于所述方向盘骨架的上表面的结构。
具体地,所述套管的穿过所述方向盘骨架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自锁螺母。
优选地,所述导电棒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导电棒的上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电棒的下段的直径,所述导电棒具有位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接合处的台阶。
具体地,所述套管的上端管口与所述导电棒的上段直径配合,所述套管的下端管口直径与所述导电棒的下段直径配合。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电棒的上段上,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台阶处,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套管的上端管口固定。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以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喇叭触点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导电棒的下端安装导电滚珠,能够将所述导电棒与所述导电滑环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导电滚珠与导电滑环之间的滚动摩擦,降低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导电滑环磨穿。另外,通过调节所述套管与所述导电棒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从而能够改变所述导电棒与所述导电滑环之间的接触力,因此能够调节所述喇叭触点结构的导电棒与导电滑环之间的接触力处于合适的范围,以保证喇叭触点结构的正常工作,同时使导电棒与导电滑环之间摩擦力处于合适的范围,避免了相对滑动时因力度过大造成的摩擦异响甚至触点磨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喇叭触点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所示的喇叭触点结构在其套管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电棒 2套管
3弹性件 4导电滚珠
5方向盘骨架 6定位件
7导电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售货机
- 下一篇:海带发酵饮料的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