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864.1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公红军;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移动 立体车库 后列取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停车位供需失衡的情况会越趋严重,因此停车位的需求与规划必需从传统二维的平面方式转向三维的立体停车方式。采用经济、美观、实用和占地面积小等特性的新型立体停车设备,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形和空间,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不但能减缓城镇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能使车辆静态管理进入有序的过程。目前,很多大中城市占用道路停车、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加剧了交通的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
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存在着单位面积存车数量少,动力源数量大,能耗高等不利因素。这就需要在搬运器两侧存车位进行双列或多列布置,最大程度的满足存车数量。但是由于双列布置的存车位中的前列存取车较为方便,而后列距离较远且车位无动力,普通的取车机构无法顺利进行存取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存车位后列取车不便,且能源消耗大,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远距离存取车动力传输方便快捷、故障率低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包括固定于前车位上的第一驱车机构,与所述第一驱车机构位置相对应的且位于后车位上的第二驱车机构,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用于驱动载车板在所述前车位与后车位之间移动,还包括置于搬运器前端水平方向上的横移动力机构,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动作,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具有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巷道搬运器前端中间位置的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动力源旋转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左右两侧的两横移圆齿条,与每个横移圆齿条连接且可沿所述搬运器滑动的滑座,安装于所述滑座上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一主动轮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一第一链条相连接的主动链轮,一端与所述主动链轮固定的主动轮轴,所述主动轮轴的另一端装有一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前车位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轴,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从动轮轴两端的第一齿轮、第一从动轮,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摩擦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后车位和前车位上的第二、第三从动轮组件,
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从动轮轴,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从轮轴两端的第二从动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从轮轴上第二齿轮的外侧还设有第二链轮;
所述第三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三从动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从动轮轴两端的第三链轮、第三从动轮,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摩擦接触;
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三链轮通过一第二链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车机构包括第一驱车轮轴,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驱车轮轴两端的第三齿轮、第一驱车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车机构包括第二驱车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驱车轮轴两端的第二驱车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第三从动轮轴和第一驱车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与所述前车位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从动轮轴和第二驱车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与所述后车位固定连接的第三轴承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三轴承座中均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轴承,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板下表面还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驱车齿轮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与齿相对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