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移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468.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刘翠绒;沈桥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1 | 分类号: | B65G47/5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9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移载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移载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原点定位且能智能控制生产的自动移载机。
背景技术
随着精实制造的不断推广及人力成本的增加,制造业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为减少产线人员,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率,目前在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制程中广泛使用移载机,使用移载机,可以使设备按照设定好的流程,自动进行运送产品,同时可使设备循环连续的工作,并可以顶替人员的工作,达到精简人员的要求。
然而,虽然目前移载机在PCBA行业使用的比较多,但是设备移载轨道的原点定位和产品的输送还是需要人员手动的完成,设备需要一名员工现场操作,然而,人为的操作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定位的不精准,另一方面则浪费了人力资源,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移载机,其通过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实现了透过两边的光电传感器对移载轨道进行精确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移载机,其通过两边的传感器,智能的判断各自的生产需求,实现了智能控制生产的目的。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移载机,至少包括:
传送轨道,包括传送带及步进马达,该传送带在该步进马达的作用下带动产品传至移动轨道;
移动轨道,用于产品从该传送轨道移入;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该移载轨道的出口处,用于与原点信号发生器互动进行定位,并用于选择相应的出口以进行下一工序,;
原点信号发生器,设置于该移载轨道的出口至下一工序的入口。
进一步地,该自动移载机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设置于该移载轨道的入口处,以感应是否有产品进入该移动轨道。
进一步地,该自动移载机还包括输入输出及控制装置,用于显示自动移载机当前的各项状态,并接收原点复位请求,该原点复位请求触发该第二传感器发送传感讯号,寻找该原点信号发生器的原点讯号源,控制该步进马达使该移动轨道移至原点位置。
进一步地,该输入输出及控制装置于该第二传感器接收到该原点信号发生器发送的回传讯号时,控制该步进马达使该移载轨道停止位移,并显示已原点定位状态。
进一步地,该步进马达设置于该传送轨道的中部。
进一步地,当产品移动到该第二传感器位置时,该第二传感器向下一工序的设备发出传送指令,该移载轨道的各出口中谁优先回复“空”指令,产品将优先送到对应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移载机通过第二传感器与原点信号发生器的互动,实现了对移载轨道的精确定位,同时通过两边的传感器,智能的判断各自的生产需求,达到了智能控制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输入输出及控制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原点定位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原点定位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原点调试后人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移载机,包括:传送轨道10、移载轨道11、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以及原点信号发生器14。
传送轨道10包括传送带101及步进马达102,传送带101在步进马达102的作用下带动产品传送至移载轨道11,步进马达102设置于传送轨道10的中部;移载轨道11用于将产品从传送轨道10移入,第一传感器12设置于移载轨道11的入口处,以感应是否有产品进入移动轨道11;第二传感器13设置于移载轨道11的出口,用于与原点信号发生器互动进行定位,并用于选择相应的出口以进行下一工序;原点信号发生器14设置于移载轨道11的出口至下一工序的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实现多级别存储器分级体系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缝纫机的宽针位组